春季养肝护肝须知

    添加日期:2013年2月17日 阅读:653

      饮食宜润
      **认为,肝喜润不喜燥,过燥会使肝气过盛而克脾土,影响饮食、消化,甚至脾气也会变得暴躁易怒。因此,在春天养肝,越润越好。
      春天很多人生病不是因为没注意温度,而是没注意湿度。春天湿度下降,很难达到40%~60%的适宜湿度,因此空气中粉尘、花粉等颗粒物较多,容易引起过敏、咽痛、咽干等不适症状。因此要注意保持空气湿度,可使用加湿器。同时体内环境也要保持湿润,银耳、百合、莲子、梨等可以常食。而人参、黄芪、羊肉等冬天常用的温补之物,在春天则要少吃,否则会助阳生火,引起不适。
      睡眠宜早
      养肝要睡眠好,《黄帝内经》记载:“人卧则血归于肝”.晚上正是肝脏自我修复的时候,若经常熬夜、休息过晚,造成血不养肝,就会伤及肝脏,影响健康。因此**建议,春天应顺应天时、早卧早起,让肝脏得到足够的休息,以应付繁重的排毒和消化工作。
      情志宜畅
      肝主疏泄情志,春季人们往往脾气暴躁,便是肝气生发太过的原因。对于脾气急躁的入来说,不妨适量吃点酸味食物如乌梅、青果等,酸有收敛肝气的作用,可缓解急躁之气。
      此外,易脾气急躁者还可以喝两款茶饮,用青皮(新鲜的橘子皮)泡茶饮用,或用柴胡泡茶饮用,有疏肝理气的作用。
      冬天阳气潜藏蛰伏,春天一到,阳气也与万物一样开始生发。而阳气是人体之本,起着卫外的作用,即保护人体免受外界邪气入侵的作用。因此,春季养 _生,尤其要注意固护阳气。
      按晨起温度穿衣
      惊蛰时分,正是乍暖还寒时候。此时人体阳气生发,全身毛孔开泄、腠理疏松,而此时早晚温差较大、气候多变,外界风邪寒冷之气很容易随着开泄的毛孔入侵人体,引起感冒等病症。因此老祖宗传下来的 “春捂秋冻”谚语,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介绍,现在很多年轻人认为自己身体好,天气稍一暖和就换上春装,而保守的人则一味地 “捂”,明明大汗淋漓也不换装,这两者都不对。应该按照晨起的温度穿衣,外套可选择一件薄棉衣,热则脱下,冷时赶紧穿上,以免着凉。等气温稳定在150C以上时,再换上春装也不晚。
      运动不可大汗淋漓
      春季天气回暖、万物生发,大家的室外活动也可以多起来,很多人重新拾起了因冬天天冷而放下的健身计划。对此**表示,肝木回春,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肝气的生发舒展,对身体有好处,但也要注意,运动要选对方法、选对程度。以微微出汗为宜,不可图痛快,运动到大汗淋漓,这样损伤阳气。**说,同时也要注意少吃生冷之物如冷饮、冰品,不但损耗阳气,也伤脾胃。
      寒冬已去,春风拂面而来。既表示一种气候变化,带来自然界万物生发的消息,又可成为致病邪气,使人罹疾。春天阳气升发,人体皮肤开泄,腠理变得疏松,正气卫外能力尚显不足,易为风邪所侵。风为**之长,六淫之首,风邪袭人之后,还可作为先导,引发风寒、风温、风湿等病症。
      春天乍暖还寒,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此时若衣着单薄,或过早过多减衣,容易感受春寒而伤风。春天风寒虽不及冬日严酷,但不易迅速退去。当春寒渐去,气候逐渐变暖,劳作后汗出脱衣,或在室内外温热环境中吹风,如果体质较弱,还会感受风热之邪而发生风温病。这类风温病除可以从皮毛、口鼻侵犯到肺外,还能“逆传心包”,引起心肌炎、中毒性休克等重症。湿并非春季主气,然而春气升发,湿气易于上蒸,兼之阴雨天多,可使湿气加重,当湿与风或风寒相合时,便可引发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病。
      春天防病,首当防风,切莫春风得意。鉴于风邪侵袭,多伤及人体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所以头身出汗后应及时擦去,不可马上脱衣或敞怀让春风尽吹。室外作业或春游、远足要带好雨具,不可久届湿地和当风之处。室内白天通气后,夜间要关好门窗。脱衣不可过快,可随气候变化而增减,特别应多备几件背心之类的夹衣。风盛之时,要少外出,以减少传染病发生的机会。

    责任编辑:杨亚楠    WWW.1168.TV    2013-2-17 10:31:33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