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日期:2013年1月7日 阅读:612
1.有助于保护胃和食道。细嚼使食物研磨充分与唾液混合形成润滑食团,便于吞咽,加之碱性的唾液饭团可以中和胃酸,保护消化道黏膜。否则容易造成食道、胃黏膜损伤。若有食管、胃的炎症或溃疡等病变,受到未经很好咀嚼的粗糙食物的磨损、刺激或伤害时,就如雪上加霜。特别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患者,晚期在食管和胃底会形成静脉曲张,一口划破会造成大出血,有生命危险。
2.有助子增加消化。食物进入口腔之后,首先是牙齿对其进行咬、切、撕、嚼等加工,在舌头的搅拌下与唾液充分混合,成为食糜,才能吞咽进入胃内,进行初步消化,然后进入肠道做进一步消化吸收。食物咀嚼得越细,就越能减轻胃肠负担,易于使消化液与食物充分混合,从而加速食物的消化,而营养物质的吸收率也会明显提高。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各种腺体的退化,唾液、胃液、胰液和胆汁等消化液分泌减少,加之牙齿脱落咀嚼力差,如进食过快,势必增加胃肠负担,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日本研究证明:与牙齿健全相比,缺牙者的骨密度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未充分咀嚼,影响消化系统对钙的吸收。时下应用榨汁机制成果汁、蔬菜汁,不经过咀嚼、加工、消化,严格来说,营养成分吸收、利用会大打折扣。
3.可以预防口腔疾病。咀嚼对于口腔是一种柔和的刺激。食物在口腔内细细咀嚼,不仅对口腔软组织、牙床具有良好的按摩刺激作用,而且对牙齿本身还能起到良好的“清扫自洁”作用,能减少病菌的生长繁殖,对预防牙龈炎,牙周炎有重要意义。咀嚼时,牙齿所受的压力频频传给颌骨,还能防止颌骨老化。另外,细嚼慢咽还可使牙龈的血循环丰富,使牙齿得到更多的血液和营养,增强牙齿的坚固性,避免过早脱落。另外,儿童在吃饭时充分地咀嚼食物可促进其牙齿、牙龈及面部肌肉的发育,并有预防龋齿的作用。
4.可增强人的食欲。细嚼慢咽可以使人的牙齿和舌头充分感受到食物的滋味,从而可加强食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增强人的食欲。
5.可避免意外事故发生。如因狼吞虎咽,一个元宵窒息死亡之例,常有发生。1971年4月,国民党元老,行政院院长宋子文,偕同夫人赴美国旧金山,一些老朋友为主设宴洗尘,席间谈笑风生,因吃得过快食物卡在喉咙,喘不过气来,猝然死亡。
6.有助于节食减肥。日本大学牙科系教授赤坂守人说,咀嚼不精,是导致人体增胖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日本一些营养学家进行了以减慢进食速度来减肥的试验。结果发现,肥胖者如能坚持细嚼慢咽,半年内其体重就会减轻5千克左右,同时其血糖、血压和胆固醇也会相应降低。因而,细嚼慢咽被认为足一种“快速减肥”的新方法。关于慢食减肥的原因,研究者指出,食物进入人体后血糖会升高,当血糖升高到一定水平时,大脑食欲中枢就会发出停止进食的信号。然而,饮食过快时,当大脑发出停止进食的信号时,往往已经吃了过多的食物,纳入食物过多则易导致肥胖。研究表明:狼吞虎咽可吃下34个小饭团,若每个小饭团咀嚼30次以上,仅能吃下23个。
7.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医学研究发现,细嚼慢咽能够促进体内胰岛素的分泌,调节体内糖代谢,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8.可中和过多胃酸。对于胃酸偏高的人来说,因为口腔分泌的消化液是碱性的,咀嚼时间越充分,分泌的唾液就越多,随食物进入胃中的碱性物质也就越多。它们可以中和过多的胃酸,平衡酸碱值,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自身侵害,有助于防治胃、十二指肠遗疡以及多种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
9.可中和食物中的食盐。食物中的食盐过量,不利于身体健康。食物经过反复咀嚼之后,能促使细胞分泌矿物质,其中的钾可与体内的钠盐发生中和反应。
10.可保护视力。细嚼慢咽可锻炼人们面部的肌肉,从而可增强其眼球晶体的调节功能,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这种现象在儿童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11.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当人们反复咀嚼食物时,其下颌肌肉会牵拉头面部的血管,使头面部的血液流动速度加快,从而可改善其心、脑的血液循环,起到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作用。另外,多咀嚼还具有放松大脑神经,缓解紧张情绪的作用。
12.有助于提高脑功能。咀嚼可以刺激大脑,激活大脑功能,注意力、思考力、记忆力均相应提高。美国一项研究表明:给儿童吃烘干全麦面包、大块的肉、瓜果,使其咀嚼次数增加1~2倍,受试者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13.有助于抗衰老。研究证实,人体的唾液腺在分泌唾液的同时,还分泌一种腮腺激素,这种腮腺激素可被机体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它具有抵抗机体组织老化的作用。而细嚼可以刺激唾液的分泌,在唾液分泌量增加的同时,腮腺激素的分泌与吸收也得到增加,从而起到延缓机体衰老的作用。另外,当人们细嚼慢咽时,由于其面部的肌肉可以得到锻炼,从而可增强其大脑细胞的活力,起到预防大脑老化的作用。
责任编辑:杨亚楠 WWW.1168.TV 2013-1-7 15:54:24
文章来源: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