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几种并发症更可怕

    添加日期:2012年6月26日 阅读:817

        高血压特别容易引起毛细血管发生动脉硬化,而脑内的粗动脉也会由于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堆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当脑内大小血管发生硬化时,如果再加上很高的血压就会引起血管破裂从而产生脑出血。
        死亡率很高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也是脑出血的一种,这是由于包围大脑的毛细血管出现动脉瘤,动脉瘤破裂后而引起血管障碍。这也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疾病。
        脑出血发作前,有时候病人会感觉头痛、头重等症状,但是多数是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突然发作的。
        由于发作起来非常剧烈,当血液流到脑内或者头盖骨内就会引起病人死亡。并且,即使治疗及时保住性命,也会留下语言障碍、半身不遂等严重后遗症。
        2.脑梗死
        脑梗死基本上与脑血栓同义,虽然脑内外的血管没有破裂,但是血管被血栓(血液凝块)堵塞。
        当血流受阻,脑细胞由于得不到必需的氧气与养分而坏死,这样必将严重影响大脑的正常工作。
        脑梗死根据发作部位,范围以及脑细胞的障碍程度不同,其症状也多种多样。一般来说,如果只是毛细血管有障碍的话,则症状相对严重,延误治疗的话就会产生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夺去病人的生命。
        脑血管*容易受到高血压的伤害,如果症状严重的话,也会产生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严重后遗症。
        大脑以外的部位形成的血栓也有可能随着血液流动离开原先的位置,来到脑动脉安家落户(脑栓塞)从而引起脑梗死。*常见的情况是当心率不齐时,在心脏壁形成的血栓脱落随着血液来到大脑。
        3.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被血栓堵塞引起血流中断,从而导致没有血液供应的部分心肌因氧气、营养不足而坏死/.
        心肌梗死发作时以胸部为中心会感觉到剧烈疼痛,同时伴随呼吸困难与恶心,甚至可能陷入休克状态。有三成人在心肌梗死**发作时丧命,而其中一半的人在心肌梗死发作后一个小时内死亡。
        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心肌梗死是造成猝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说,心肌梗死是*需要提防的高血压并发症。
        4、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意外亦称中风,病势凶猛,致死率极度高,即使不死,也大多数致残,是急性脑血管病中*凶猛的一种。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中风的发生率越高。高血压病人都有动脉硬化的病理存在,如脑动脉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再加上一时的激动或过度的兴奋,如愤怒、突然事故的发生、剧烈运动等,使血压急骤升高,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便溢入血管周围的脑组织,此时,病人立即昏迷,倾跌与地,所以俗称中风。凡高血压病患者在过度用力、愤怒、情绪激动的诱因下,出现头晕、头痛、恶心、麻木、乏力等症状,要高度怀疑中风的可能,此时,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检查。
        5、肾动脉硬化和尿毒症
        高血压合并肾功能衰竭约占10%.高血压与肾脏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一方面,高血压引起肾脏损害;另一方面肾脏损害加重高血压病。高血压与肾脏损害可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急骤发展的高血压可引起广泛的肾小动脉弥漫性病变,导致恶性肾小动脉硬化,从而迅速发展为尿毒症。
        6、高血压性心脏病
        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形成代偿性左心肥厚。高血压患者并发左心室肥厚时,即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该病*终导致心力衰竭。
        7、冠心病
        血压变化可引起心肌供氧量和需氧量之间的平稳失调。高血压患者血压持续升高,左室后负荷增强,心肌强力增加,心肌耗氧随之增加,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降低,心肌供氧减少,因此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责任编辑:刘益宏    WWW.1168.TV    2012-6-26 15:10:55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