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书“退烧”后何去何从

    添加日期:2011年7月4日 阅读:662

        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宣布将采取四项措施规范养生保健类图书的出版。2011年,养生类书籍的出版将何去何从?
        改变: 保健书结束5年销售领跑
        养生保健类书籍可谓多年来领跑生活类图书的销售排行榜。就2009年而言,全国有近400家出版社出版健康类图书数千种,约占出版图书总量的80%!充斥市场的保健书除了猎奇、语不**死不休的言论以外,彼此观点还互相“打架”,令读者不知所措。
        然而,转折点发生在去年5月。在张悟本的“伪养生”被戳穿后,养生保健类图书在继2009年市场增速放缓以后,*终在2010年出现负增长,结束这一类别连续5年**整体市场增速的历史。
        张悟本招摇撞骗并非孤立现象,真正的始作俑者是出版界的盈利冲动。这些书是如何出版的呢?
        目前市场上的健康养生书90%以上是民营出版机构策划,然后再委托出版社出版。巨大的利润诱惑,使一些没有医学编辑的出版社纷纷介入。一位参与出版多部养生书的某出版社人士表示:“正常步骤是:先开数次选题策划会确定这本书究竟是针对食补还是医药,美容还是强体,避免同质化,还要审定作者的资质等。”一本认真策划、撰写、推广的养生书,周期可能要半年多。现在为了“走捷径”,“一个星期都行”!甚至出现脱离作者东拼西凑,专门针对“攻克”高血压、糖尿病等疑难杂症的现象。“关键是可读性强,有故事,有悬念。推广还要找点噱头,比如把作者包装为古代某名医的几十代孙,不去医院就能自己把病治好。”
        析“变” 养生怪论盛行暴露科普短板
        不少**指出张悟本等养生怪论盛行,击中科普人才匮乏软肋。
        “在传授一些简单实用的养生保健知识时,夹杂着真真假假的奇谈怪论,竟然能在社会上大行其道。这暴露了我们科普建设的不足。”在中国科协人才和调宣工作会议上,一位“老科普”谈起近期盛行的“神医神话”忧心不已。
        张悟本闹剧的背后,正是预示着养生保健类图书的重重危机。记者了解到,2008年和2009年养生类书籍都在2000多种左右,而2010年刚开始,这类图书品种就下滑到了1000种左右,很多跟风、应景之作在短时间内就被市场所淘汰。但是这种资源的浪费和这类图书的泛滥,却为出版社和读者们敲响了警钟。

            责任编辑:李振楠    WWW.1168.TV    2011-7-4 10:36:12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