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日期:2011年6月1日 阅读:832
穴位按摩
中脘穴 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按摩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天枢穴 天枢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两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想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以这两块凸骨连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就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摩腹疗法 采用坐或卧式,双手叠掌置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约3~5分钟,起身散步片刻,一般宜在饭后半小时进行。
以上这些方法,在调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吃刺激性食物的同时,每日进行2~3次,坚持一周即可缓解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的症状。
服用药茶
茉莉花茶 茉莉味辛甘、性温,能帮助胃的消化吸收,缓和胃痛,对腹泻腹痛有很好的疗效。茉莉花茶素有胃部保护茶之称,有安定精神的效果,可以让人情绪镇定,舒缓紧张,心情清新、舒畅。
茉莉花奶茶 消化功能不佳,可以用热牛奶浸泡茉莉花,制成茉莉花奶茶,味道暗香,有不错的辅助疗效。
秋季护胃
注意保暖 肠胃喜暖恶冷,暖散而冷凝,凝则伤胃。入秋后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特别是本身患有慢性胃炎的“老病号”,应及时增添衣物,夜晚避免腹部着凉。
少食油腻 入秋以后人们食欲回升,口味可能逐渐转“重”,不再像炎热酷暑时偏爱清淡食物。建议秋季应多吃清淡温润类食物,因为素食能保持胃肠冲和之气。不应太过摄取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增加消化系统负担从而诱发胃肠道疾病。
此外,还应少食辛燥伤津食品,如辣椒、 生葱、姜、八角、茴香、火锅麻辣烫等,以免加重“秋燥”对身体的影响。多喝水,多吃蜂蜜和水果以防止秋燥。
责任编辑:李静 WWW.1168.TV 2011-6-1 8:48:02
文章来源: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