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脂又降糖的“黑茶”

    添加日期:2011年2月12日 阅读:615

        黑茶是茶的其中一类,具有其他茶类的所有生化特征。但是因为黑茶在原料选用,加工工艺(发酵发花)等方面有别于其他茶,从而导致黑茶的生化成分的组成和比例及由此而产生的药理功能具有特殊性。
        大量临床试验证明:经过渥堆过程微生物的参与所形成的茶,因其内含成分与红、绿茶有极大差异,所表现的功能也不同。l在降血脂、降血压、降糖、减肥、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癌等方面具有显着功效。研究表明,黑茶的特殊保健功效与其含有较丰富的茶多糖有关。
        1.茶多糖在黑茶中含量*高、活性*强
        据测定,茶多糖的含量随着茶叶原料的老化而增加,六级茶中茶多糖含量是一级茶的2倍左右,此外,不同茶类的茶多糖含量也随加工方法的不同而有差异,同等嫩度的鲜叶,分别加工成红茶、绿茶和黑茶,其茶多糖含量则以黑茶*多,绿茶次之,红茶*低。
        茶叶多糖复合物通常称为茶多糖,此前称为脂多糖,是一类组成成分复杂且变化较人的混合物。前苏联学者B·A萨姆达克*早报道了茶多糖药理学的研究,并于1962年进行了茶多糖提取及防辐射功能的研究,后来进一步研究表明,茶多糖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并结合有大量的矿质元素,蛋白质部分主要由约20种常见氨基酸组成,矿质元素主要含钙、镁、铁、锰及少量的微量元素如稀士元素等。被临床作为用药和疫菌的茶多糖,具有降血唐、血脂、提高机体免疫力、抗凝血、抗血栓、耐缺氧、抗紫外线、x一射线辐射等系列特殊保健功能。
        对几种茶类的茶多糖含量测定的结果表明,黑茶的茶多糖含量*高,且其组分活性也比其他茶类要强,这是因为在发酵茶中,由于糖苷酶、蛋白酶、水解酶的作用,而形成了相对长度较短的糖链和肽链的缘故。研究表明,短肽链较长肽链更易被吸收,且生物活性更强,这可能就是发酵茶尤其是黑茶茶多糖降血糖效果优于其他茶类的原因之一。
        2.茶多糖具有多重药理功能
        如前所述,茶多糖是一种复杂且变化较大的酸性蛋白质。对人体具有一些药用功能:
        (1)降血糖
        目前,对茶叶降血糖的有效成分报道的主要有三种:茶多糖、茶多酚、二苯胺,其中主要是茶多糖。茶多糖的口感为甜纯,存放多年的老黑茶茶品越泡越甜,可能与茶多糖含量有关。
        茶多糖降血糖的机制: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等都可使血糖升高,并加速肝糖原的分解,而能使血糖下降的只有胰岛素。很多研究证明,茶多糖的降血糖作用也可能与其保护和刺激胰岛素细胞的分泌活动有关,也可能通过增强肝葡萄糖激酶活性或者抑制??--葡萄糖苷酶和??一淀粉酶的活性来有效降低血糖。
        (2)降血脂
        茶多糖可降低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使胆固醇进入血管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茶多糖还能与脂蛋白酯酶结合、促进动脉壁脂蛋白酯酶入血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于1990年5月至1991年5月对某干休所155名老干部中的55名高血脂患者,经连续服用黑茶180天(每日3克)的情况进行观察,其中50例饮用黑茶的,血脂含量明显下降。结果表明,黑茶可以降低血中LPO活性。LPO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经酶促途径生成的一类过氧化物,主要损伤部位是生物膜和亚细胞器,影响细胞功能。临床资料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增加。由此可证明,黑茶降低了LPO活性,即可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延缓衰老。
        (3)抗血凝、抗血栓作用
        茶多糖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黏附作用,并降低血液黏度,提高纤维蛋白溶解的活力,可以起到抗血凝、抗血栓的作用。
        (4)提高免疫功能
        茶多糖分离后,对其进行体液和细胞免疫的药效实验,结果显示,均有明显的增强双相免疫的作用,同时有降低血糖、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趋势,这对于老年退化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针对老年人机体抵抗力的下降,也可使其免疫力有所提高。

            责任编辑:陈江涛    WWW.1168.TV    2011-2-12 8:52:12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