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治疗

    添加日期:2011年2月11日 阅读:674

        1.饮食疗法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老年糖尿病人中约有30%的患者只需要单纯的饮食疗法即可控制。饮食疗法的原则是:
        (1)既要饮食控制,又要营养充足,以保持理想体重。老年糖尿病人每天总热量卡可按每公斤体重30卡左右估计。蛋白质每公斤体重1.0—1.5克,需要高蛋白者可高一些。碳水化合物每天200—300克(主食4-6两)。脂肪要适量控制含饱和脂肪酸的摄人。
        (2)肥胖者每日总热量卡要低一些,以利于逐渐减少体重,达到理想体重后糖耐量往往会显着改善。降低总热卡逐渐减少体重可按下述公式:总热量卡—250卡+30分钟活动=逐渐降体重。
        (3)老年人的饮食习惯难以改变,饮食治疗应按病情、生活习惯、体力消耗及经济条件个别制定。应使病人能充分理解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并能主动配合自己掌握。
        (4)对伴有高脂血症者,根据血脂情况掌握,如胆固醇增高者应予低胆固醇饮食;对高甘油二脂者,应以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为主。
        (5)对应用降糖药物者,饮食要适应于药物治疗,特别是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每天至少分成四餐吃,即睡前加餐一次。
        2.运动疗法
        运动可以降低血糖,能改善心血管状况,降低血压、血脂,又能改善心理状态。但运动疗法不能操之过急,应以轻度活动开始,根据耐受能力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不要超过心肺及关节的耐受能力。
        3.口服药物疗法
        目前口服降糖药有两类:
        一类为磺脲类降糖药,这类药物主要作用是通过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可增加肝糖原的储备和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而使血糖下降。第*代磺脲类代表药物为D860,此类药物几乎完全由肾脏排出,老年人不适用,特别是有肾功能不全的老人禁用;近年来第二代磺脲类药物已相继问世,如优降糖、达美康、美吡哒、克糖利、糖肾平等。此类药物的特点有:
        ①作用强,剂量小,副作用低。
        ②兼有降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及有一定防止微血管病变等作用。
        ③糖肾平95%由胆道排出,应用于老年人特别是伴有肾功能不全者*适用。但优降糖50%由肾脏排出,且易引起低血糖反应,老年患者应用时应密切观察。
        另一类为双胍类降糖药:这类药物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肠道回收葡萄糖和促进葡萄糖在组织中分解而起到降糖作用,常有消化道反应,其代表药物为降糖灵、降糖片、二甲双胍等。由于此类药物副作用明显,有些国家已不生产。但根据国内经验,合理地应用疗效还是不错的,副作用也可减少,尤其是降糖片的副作用弱于降糖灵,作用也比降糖灵弱。
        4.胰岛素疗法
        (1)应用胰岛素的指征:老年糖尿病95%以上为非胰岛素依赖性的Ⅱ型糖尿病,一般说来不需要胰岛素治疗,但是临床约有20%的老年糖尿病人饮食疗法及口服降糖药物不能控制,而需要用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人应用胰岛素指征如下:
        ①胰岛素依赖性的1型糖尿病人。
        ②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的糖尿病人。
        ③口服降糖药物失效的Ⅱ型糖尿病人。
        ④合并感染、创伤、大手术、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应激情况时,即使原来口服降糖药有良好效果,也要暂时使用胰岛素治疗。
        ⑤饮食疗法不能控制,又不宜应用口服降糖药的Ⅱ型糖尿病人。
        (2)应用胰岛素的方法:正常人每日分泌24—48个单位胰岛素,故胰岛素的应用剂量要低于此标准为宜,因为糖尿病人的胰岛素分泌只是相对或**不足。在严格饮食控制的条件下,一般尿糖(+)加用胰岛素4单位,血糖每高于正常50mg/dL(2.98mmol/L)增加胰岛素2-3个单位。如饮食控制的不好或未控制饮食,则胰岛素剂量应根据情况增加,短效与长效胰岛素之比为2:1,每日三次剂量分配为: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当血糖尿糖接近正常时,胰岛素剂量应偏小(按上述标准减去1/2-1/3),这样会安全些。若餐后血糖高,选用短效胰岛素每日3次或中效胰岛素每日1-2次;若空腹血糖也高,可在早或晚加用长效胰岛素。注射时间一般在餐前15-30分钟,老年患者应注意夜间低血糖症。
        (3)病情监测及控制标准:应用胰岛素时的病情监测项目主要有尿酮体、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尿病“三多”症状及低血糖症。
        应用胰岛素时的病情控制标准,目前国内尚无统一规定。1994年亚太地区规定的标准是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及消除糖尿病症状。应当注意的是对老年糖尿病的控制标准松一些为宜,我们多年来临床经验认为老年糖尿病人血糖控制标准,以空腹血糖<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mmol/L为宜。因为老年人不像年轻人那样能耐受低血糖。
        (4)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
        ①饮食。当胰岛素B细胞功能极差时,即基本上已无胰岛素分泌,一旦饮食有了变化,血糖也随之明显变化。进食多,血糖就高;进食少,则发生低血糖。所以病人应做到定时、定量进餐。如发生饮食变化时,胰岛素(也包括口服降糖药)用量,用时应灵活掌握,既要做到控制高血糖,又要避免发生低血糖。
        ②活动。活动应定时、定量,根据胰岛素作用时间和进餐情况选择活动量和时间。如个别病人餐后1—2小时的血糖高,稍加胰岛素又在3—4小时发生低血糖。此时可在胰岛素不变的情况下,餐后1—2小时进行一定时间的活动,即可使血糖正常。
        ③老年糖尿病人绝大多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大多自身有一定的胰岛素分泌能力,此时如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剂量稍大,则易发生低血糖。另外,因为老年人常有肾功能减退,胰岛素从肾脏排出和分解减少,胰岛素作用增强易发生低血糖。

            责任编辑:陈江涛    WWW.1168.TV    2011-2-11 9:16:06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