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日期:2010年3月25日 阅读:892
有些病人觉得,糖尿病不就是血糖比正常人高嘛,吃上药打上针就行了,经常测血糖多麻烦,于是几个月甚至1年才查一次血糖。对此,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光伟教授表示,我国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低,做不到定期监测血糖是主要原因之一。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要经常“挨上一针”呢?李光伟解释说,血糖变化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饮食、运动、情绪、睡眠、并发症等,而医生给患者开药不单单根据病情轻重,更要参考病人一天中血糖的变化。药物能否有效降糖,多长时间起效,药物搭配是否合理,剂量是否足够,都要根据病人一天到晚不断变化的血糖来调整,直到找到一个既能尽快将高血糖“降服”、又不至于矫枉过正造成低血糖的治疗方案。
很多住院后回家的病人觉得奇怪,为啥药都一样,在医院血糖能下来,回家就高了呢?李光伟说,病人回家吃的饭跟医院不同,情绪也改变了,血糖波动是必然的,因此必须注意监测血糖变化,对治疗进行相应的调整。“不定期监测血糖,就相当于在与病魔的斗争中一直蒙在鼓里。”
不过,每次血糖监测都需要病人挨一针,也意味着花一次钱,到底该掌握一个什么样的频率,才能做到既经济实惠又能真实反映病情呢?
李光伟教授介绍,在医院里,由于都是病情较重或新诊断的患者,医生为了全面掌握病情,往往一天查5—6次血糖,分别选择空腹时、三餐后、睡觉前,有时还需要查凌晨1点的血糖。
“病人回家后,没必要查得这么勤。”李光伟说,若病情不稳定,一周要选两天测全套血糖,即测空腹、三餐后及睡前血糖,其中空腹、早餐后2小时、睡前三个点的血糖必须测。如果病情稳定下来,一周测一天就可以了。
对于刚刚用上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的患者,血糖一定要勤测。李光伟说,这两类药降糖幅度大、速度快,因此测血糖绝不能偷懒。“因为不注意监测血糖,用药后发生严重低血糖甚至昏迷的沉痛教训是很多的。”
另外,**提醒广大患者,如果生活习惯发生变化,如出差、熬夜、参加宴会等,测血糖的次数一定要增加。在身体出现状况时,如失眠、感冒、心绞痛、怀孕等,也要增加自测频率。
*后,李光伟教授指出,若条件实在有限,应至少保证每周测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测一次血糖,基本上等于没查”。
责任编辑:火爆医药视频招商网 小季 WWW.1168.TV 2010-3-25 9:40:19
文章来源: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