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八类人群慎服安眠药

    添加日期:2010年3月13日 阅读:1110

      失眠症指睡眠困难,是*常见的睡眠障碍,症状如感觉疲劳、烦躁、情绪失调、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差等,常常表现为不能入睡,睡不稳、早醒和睡醒后不能恢复精神。失眠症的病因多种多样,可由精神、心理和身体疾病所引起,入睡困难或起始性失眠往往常伴有焦虑、恐惧或抑郁等情绪障碍。
      根据2002年全球睡眠调查的结果,我国失眠的发生率高达45。4%,而意识到自己患失眠的人群只有25。9%。
      根据失眠时间的长短,失眠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短暂性失眠,即失眠时间少于一周。
      2、短期性失眠,即失眠时间在一星期与一个月之间。
      3、慢性失眠,即失眠时间在一个月以上。
      慢性失眠症又叫做长期性失眠,患者的典型症状就是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并且白天精神不振,头晕头痛,健忘,当这些症状至少持续一个月以上,就肯定患上了慢性失眠症。
      部分慢性失眠患者由暂时性失眠延续而来,另一些是由于躯体化焦虑状态所致,如忧虑、不安、过度警惕、反复思量等。慢性失眠症是健康的大敌,高质量的睡眠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是至关重要,慢性失眠者的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往往降低,生活质量随之下降。同时,患者越想睡就越难以入睡,越发变得对失眠过分关心和忧虑,于是加重其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习惯饮用咖啡、浓茶等都可导致慢性失眠的发生。有许多人错误认为失眠障碍不会影响人的健康而延误治疗,殊不知长期失眠会对身体造成多种危害,主要表现为:
      1、身体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减弱。
      2、记忆力减退、头痛失眠后导致白天精神不振,头晕脑涨,耳鸣。导致健忘、神经衰弱。
      3、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失眠往往导致白天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紧张易怒,与周围人相处不融洽,抑郁、烦闷,严重的还会导致悲观厌世。
      4、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长期失眠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产生抑郁、焦虑、精神紧张的情绪,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严重者会形成精神病,神经官能症等。
      5、儿童睡眠质量下降会直接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
      几乎所有的安眠药长期使用都可产生耐药性、成瘾性,停药会产生戒断症状。所以,如何使用安眠药,患者应该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八类人群慎服安眠药
      未成年人
      少数青少年临近升学考试时,精神过度紧张发生失眠,求助于安眠药。其实,服用安眠药有时会适得其反,出现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多种副作用。此外,未成年人正在发育阶段,新陈代谢快,长期服用安眠药会不自觉地**药量,容易成瘾,产生耐药。
      血压偏低者
      安眠药可使血压降低,容易诱发缺血性脑血管病
      性功能不全者
      有的安眠药,如安宁抑制大脑的边缘系统,降低性欲。有的安眠药如利眠宁和安定可以松弛肌肉导致阳痿。所以,性功能障碍者,慎用这类药。
      慢性消耗性疾病者
      慢性消耗性疾病和衰弱的体质可对所有药物包括安眠药的敏感性增加,容易引起药物过敏和不良反应。
      神经肌肉疾病者
      安眠药会抑制神经、松弛肌肉,加重肌无力,产生疲劳等症状。进行性营养不良、慢性神经炎、糖尿病和尿毒症并发严重的周围神经病患者,均应慎用安眠药。
      患内脏疾病的病人
      包括轻、中度的肺、肝、脏等疾病患者。
      联用多种药物者
      因为药物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因此已服多种药物的患者应慎用安眠药。
      诊断未清的急性或重症患者
      有的患者发病后烦躁不安,家属出于担心,常常要求医生给予镇静对症处理。其实,镇静安眠药会掩盖病情变化,延误诊断和治疗。
                          责任编辑:火爆医药视频招商网 小季  2010年3月13日 9:02:37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精神 脑血管病 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