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日期:2010年12月23日 阅读:1533
中极穴按摩治疗膀胱炎、穴道指压法治疗圆形脱发症。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中极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将耻骨和肚脐连线五等分,由下向上1/5处即为该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中极穴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中极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将耻骨和肚脐连线五等分,由下向上1/5处即为该穴。(详见此人体经络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生殖器疾病、泌尿疾病、尿频、尿急、生理病、生理不顺、精力不济、冷感症等。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穴位按摩治疗膀胱炎、穴道指压法治疗圆形脱发症。
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乙状结肠;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前皮支。
人体穴位配伍:配大赫、肾俞、阴交、三阴交、次髎治阳痿、早泄、遗精、白浊、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阴挺等症(肾气虚型);配阴谷、气海、肾俞治遗溺不止;配大敦、关元、三阴交治疝气偏坠;配水分、三焦俞、三阴交、气海、委阳治水肿;中极透曲骨、配三阴交、地机治产后、术后尿潴留;中极透曲骨、配气海、膻中、足三里治尿潴留(老年人气虚)。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足三阴、任脉之会。
别名:气原穴,玉泉穴,膀胱募穴,气鱼穴。
穴义:任脉气血在此达到了天部中的*高点。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别走膀胱经所处的天部层次,小部分吸热后循任脉上行。
功能作用:募集膀胱经水湿。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中极穴出自《素问·骨空论篇》。属任脉,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募”穴,《针灸甲乙经》载本穴是足三阴与任脉之会。别名气原穴;玉泉;膀胱募;气鱼。中极。中,与外相对,指穴内。极,屋之顶部横梁也。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达到了天部中的*高点。本穴物质为曲骨穴传来的阴湿水气,上升至中极时己达到其所能上升的*高点,故名。《医经理解》云:“中极在脐下四寸,横骨下为下极,而此谓之中极,任脉居中,为三阴所会极也。”《经穴解》言:“名中极者,中指任脉在腹之中也。极者,自承浆而下,此为极处也。又自下而上,曲骨犹在骨,此则初入腹之第*穴也,故名中极。”《针灸大辞典》曰:“本穴位于脐下四寸,内应胞宫、精室,为人体尊贵之处。犹天体垂布之象,极高极尊;穴居人体自项至踵长度之折中处,故名中极。”《针灸甲乙经》云:“在脐下四寸。”《经穴解》云:“穴在关元下一寸,脐下四寸。”中极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耻骨联合上缘上1寸处。仰卧位取之。局部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乙状结肠;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前皮支。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云:“针八分,留十呼,得气即泄,灸百壮至三百壮。”《名堂》曰:“灸不及针,日三七壮。”《下经》载:“灸五壮。”《中国针灸大全》说:“直刺1至2寸。局部酸胀,可放射之外生殖器及会阴部。艾灸3至7壮;温灸20至30分钟。”笔者临床多采用令患者在排尿后取适宜体位并将穴位处充分暴露,常规消毒后将图钉型揿针用镊子挟住针的尾部是针身与穴位局部皮肤成90度角按压刺入,针尾部的圆圈平放于皮肤上用创可贴固定。嘱患者埋针处禁湿水,保护好不要是创可贴及针丢失,每日自行用手按压埋针处3至5次。夏季每日一换,春、秋、冬季可隔**一换。孕妇禁针。
责任编辑:小季 WWW.1168.TV 2010-12-23 14:06:36
文章来源: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