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日期:2016年7月8日 阅读:1323
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群体,尤其是在梅雨季节,其传染性会更加猖獗。虽然手足口病可以防治,也可以控制,但是各位家长仍需要做好预防措施,儿童应该勤洗手、勤换洗衣物,避免吃生冷、不干净的食物,避免病毒从口入。
手足口的症状有哪些?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如何有效的预防手足口病?
今天我们就来一一细说关于手足口的那些事儿!
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呈现的症状多为低热,发烧1-2天后会出现口腔黏膜溃疡和四肢起皮疹状况。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虽然如今手足口病已经研发出疫苗,但由于推行城市不多,其有效性也暂没得到数据支撑,建议家长还是应当从预防入手!
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昏睡、高烧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治好,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但是,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治好。
如何有效的预防手足口病?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时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
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
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给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的孩子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切记
多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太阳!
文章来源: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