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饮食治疗技巧

    添加日期:2013年4月19日 阅读:984

      在老年人中贫血的发生率是很高的,尤其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中铁和蛋白质的不足而植物性食物摄入较多,是贫血发生的重要原因。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低值,以血红蛋白浓度较为重要。在我国以血红蛋白测定值,成年男性低于120g / L ,成年女性低于110g/L,妊娠妇女低于100g/L,其红细胞压积*低值分别为40.0%、35.0%和30.0%, 均可诊断为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使血红素合成量减少而形成的一种小细胞低血色素性贫血。它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各国各民族均有发生。
      缺铁性贫血病因和表现人体内铁65 %组成血红蛋白,5 %左右分布于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及各种酶中,约30%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储存于肝、脾、骨髓等网状内皮系统中。体内铁代谢处于动态平衡中。每天排出的铁量从摄入的食物中得以补充。
      造成体内铁不足的原因有:(1)机体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膳食中铁含量低及吸收率差,或由于食物相互作用抑制铁的吸收以及由于机体患有胃肠疾病而影响铁吸收,从而造成体内铁缺乏。(2)老人在急性腹泻、慢性消化道出血、痔疮出血时可使铁丢失增加,患有肾病综合征时由于运铁蛋白自尿漏出,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小儿(6个月-2 岁)、哺乳期及妊娠妇女、老年人多见,其临床表现随病情轻重而异。病人常表现为乏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心慌气短等症状。常见消化系统症状有:食欲低下,体重减轻,可有异食癖,爱吃泥土、粉笔等,大便隐血阳性,胃酸可减低,严重腹泻伴多种营养缺乏症,萎缩性舌炎、胃炎等。病人皮肤干燥、角化甚至萎缩,可见指(趾)甲无光、扁平、反甲等。较严重的贫血,血红蛋白在70g / L 以下时,可有心律加快,心脏扩大及收缩期杂音,肝脾肿大。此外,还可有免疫指标——淋巴细胞转化率、中性粒细胞杀菌力降低等改变。贫血可导致机体组织缺氧,表现出活动后心慌气短、无力:易发生感染,这与缺铁导致细胞免疫力功能损害有关。
      中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饮食指导1、增加机体铁的摄入。老人应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保证每天铁摄入达到供给量标准以上,如动物性食品中,畜禽类的肝脏、猪、牛、羊肾脏、驴肉、鱼翅、蛤蜊 、海哲、河螃蟹、蛋黄等,铁含量较高;在植物性食品中铁含量较高的有:豆类、小米、糯米、芝麻、黑木耳、海带、紫菜、香菇、芹菜、干枣、葵花籽等。另一方面,要保证机体对铁的吸收,增加血红素铁、蛋白质、“肉因子”及维生素C 的摄入量,每日膳食中应保证畜、禽、鱼肉类的数量在200 克左右,维生素C 在100 毫克以上。也可采用铁乳或饼干等强化食品,但要注意铁含量,以免铁的食入量过高而引起铁中毒。
      2、供给高蛋白饮食。高蛋白饮食一方面可以促进铁吸收,另一方面也是人体合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物质。
      3、保证充足的维生素、无机盐与微量元素的供给。充足的各种维生素供给对缺铁性贫血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维生素C 可促进铁吸收;维生素E 缺乏时,红细胞膜上脂质易氧化,尤其在服用较大剂量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时,更易产生脂质氧化,影响疗效。此外,有学者认为维生素Bl 、B2 不足,与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有关。微量元素铜是人体内黄缥吟氧化酶等酶的重要成分,这些酶与人体内缥吟化合物的代谢及铁代谢有密切关系,能催化肝脏中的铁蛋白释放铁,使血浆中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加速铁与p .球蛋白结合,运送铁以供组织利用。从而影响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因此,膳食中应保证足够的各种维生素,以及适当的无机盐与微量元素的供给。
      4、加强营养与疾病知识学习,纠正不良饮食习惯。老年人应注意学习科学的合理营养知识,自觉采取正确饮食,改变偏食、素食等习惯,多补充富含铁及营养素的食物。
      5、采取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补充铁制剂。如果老年人己在医院诊断出贫血,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口服铁剂常用的有① 硫酸亚铁片或溶液,硫酸亚铁含元素铁20 % ;② 富马酸铁,含铁元素33%。口服铁剂按元素铁每天每千克体重3—6毫克计算,分次,餐间服用为宜。③ 10%构椽酸铁按为三价铁,剂量为每天每千克体重l—2毫克。铁剂宜与维生素C 同服以增加铁吸收。总疗程2—3个月,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服用l—2个月以增加铁储存。静注铁剂有右旋糖醉铁,含糖氧化铁等。
    责任编辑:王鹏杰    WWW.1168.TV    2013-4-19 15:22:42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