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甘蓝 养肠胃

    添加日期:2013年2月27日 阅读:645

      甘蓝菜中含有的大量纤维素,能够增强胃肠功能,促进肠道蠕动,以及降低胆固醇水平,有利于激素分泌,帮助乳房发育。
      甘蓝是世界卫生组织曾推荐的*佳蔬菜之一,也被誉为**“胃菜”。其所含的维生素K1及维生素U,不仅能抗胃部溃疡、保护并修复胃黏膜组织,还可以保持胃部细胞活跃旺盛,降低病变的几率。
      甘蓝菜对减肥很有帮助。每100克甘蓝只含有25卡路里的热量,并且所含的糖分也很低。因此甘蓝能够稳定血糖水平,吃了这种蔬菜后也就不怎么感到饥饿,从而达到饮食减肥的目的。
      推荐食谱:拌紫甘蓝
      原料:
      甘蓝500克、糖200克、白醋100克、辣油、香油、盐、蒜各少许。
      做法:
      1、切丝,*好加入点**尖椒丝。
      2、投凉,就是扔到凉水里洗洗。
      3、调汁,在小碗里加入醋,辣油,香油,盐,蒜。
      4、拌,这就简单了,把调好的汁均匀的撒进切好的菜丝上,然后拌匀。
      功效:
      肠胃不好、胃溃疡患者多吃甘蓝菜。每天将甘蓝与蜂蜜混合食用,此法有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注意:
      甘蓝菜中几乎不含脂肪,所以在做菜时*好用橄榄油。这是因为在这种不饱和油脂的帮助下,甘蓝中所含的各种脂溶性维生素,才能够被机体吸收利用。
      酸辣甘蓝菜
      原料:
      卷心菜500克,红萝卜1/2条,小黄瓜2条,红辣椒2个,嫩姜1块,大蒜3粒,花椒粒1大匙
      配料:
      A:盐3大匙,B:橄榄油3小匙,C:香油1大匙,糖、醋各6大匙、盐少许。
      制作:
      1、卷心菜撒成片状:红萝卜切细丝;小黄瓜切斜片;红辣椒切斜片;嫩姜切丝;大蒜拍碎。
      2、将卷心菜、红萝卜、小黄瓜加A料腌1小时后洗净盐分,再将水分挤干放深盆内,加入大蒜、辣椒和姜丝。
      3、锅烧热,加橄槛油爆香花椒粒后捞起,再将橄榄油、C料加入2中,约1-2小时后即可食用。
      甘蓝菜饺
      原料:
      面粉500克,水250克。甘蓝2颗,粉条,虾皮。
      配料:
      盐,鸡精,海鲜酱油,蚝油,十三香,高汤,葱姜蒜沫,香油,植物油。
      做法:
      1、将面粉与水揉成面团放在一旁醒面。
      2、先将甘蓝切丁撒上少许盐腌一会,挤到多余的水分。放入所有的原料扮均。
      3、将醒好的面粉取出揉匀下剂,将小剂按扁用擀面仗向四周擀开。包入馅料,收口封好。
      4、放入蒸锅内大火开锅后在蒸8-10分钟便好了。
      如何挑选优质甘蓝菜?
      良质甘蓝叶球干爽,鲜嫩而有光泽,结球紧实、均匀,不破裂,不抽苔,无机械伤,球面干净,无病虫害,无枯烂叶,可带有3~4片外包青叶。
      次质甘蓝结球不紧实,不新鲜或央水萎蔫,外包叶变黄或有少量虫咬叶。
      劣质甘蓝叶球焊裂或抽苔,有机械伤或外包叶腐烂,病虫害严重,有虫粪。

    责任编辑:胡晓丹    WWW.1168.TV    2013-2-27 17:31:12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