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条瘦身减肥谬论

    添加日期:2013年1月22日 阅读:496

      十大*荒唐的瘦身减肥谬论
      瘦身减肥谬论一:所有的食物生来都平等
      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工作发现:导致肥胖的不是吃多少而是吃什么,通过摄入食物获得的热量会在你身上堆积很多的肥肉。原因很简单:在消化过程中,机体代谢蛋白质与糖类要比代谢脂肪燃烧更多的热量。例如,我们摄入超过人体需要418千焦(100千卡)的食物,如果该食物属糖类,只有314千焦(75千卡)的热量转变为体脂,而如果该食物属脂肪类,就会有405千焦(97千卡)的热量转变为脂肪。
      因此,营养学**建议,每天只能有30%的热量来源于脂肪。要少吃脂肪,尤其避免吃肥肉、可可脂和其他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品(如奶油爆米花、冰淇淋等)。
      瘦身减肥谬论二:忌食甜点
      食物不能简单地分为好与坏两大类,适量进食才是关键。如果你很想吃甜食,那就放心地吃吧,不过其他各餐的食用量必须相应减少。如果你想经常吃小甜点,但又不想贮存脂肪,试一试煮过的水果、加果汁的冰水或堆满浆果的松糕,这些食物不但能满足你的口味,而且营养丰富,又不致发胖。
      瘦身减肥谬论三:禁食快餐食品
      并非所有的快餐食品都是减肥者的“天敌”.一个普通的汉堡包、一块牛排、一份烤鸡或用低热量调料调出的色拉都是可供选择的美味食品。当然,油炸薯条、牛奶冰淇淋和拌蛋黄酱的鸡或鱼因热量极高,减肥者不可多吃。
      瘦身减肥谬论四:体重反弹后,想再减掉它就很难
      一名肥胖症研究**对肥胖与非肥胖减肥者的减肥过程做了一次系统观察,发现两组减肥都很容易,并不存在所谓“体重反弹后,减肥难度增加”一说。
      瘦身减肥谬论五:苹果型肥胖与梨型肥胖没有本质区别
      *近的研究发现:脂肪贮存在身体上半部分(上身和腹部--苹果型体型)比分布于下半部分(臀部和大腿--梨型体型)更容易引起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你可能对脂肪分布无能为力,但可以通过全身减肥的方法避免肥胖综合征的发生。
      瘦身减肥谬论六:节食是*快捷的减肥方式
      研究发现:大量减少热量摄入会使机体代谢转变为“饥饿模式”,这种模式将使机体保存能量并降低代谢率。节食越频繁,机体贮存能量的能力越好。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反复节食会潜在地影响减肥效果。所以,*好别用节食的方式来抵消*近的暴饮暴食,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而且,不加节制地节食超过**还会引发胆囊疾病,增加肾脏负担,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烦躁不安、脱发等情况。
      瘦身减肥谬论七:可以尽情地享用脂肪代用品
      别以为使用脂肪替代品的食物中没有脂肪,就可以尽情享用。为了保证总热量摄入不超标,还是得控制进食数量。
      瘦身减肥谬论八:暂时偏食是减去体重的*有效方式
      为了减肥,长期只吃一种食物(如水果、坚果)是*失败的减肥方式。用这种方法减肥不但不会获得成功,而且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会很快增加。
      瘦身减肥谬论九:减掉多余的体重,仅仅看你吃什么
      大量的研究表明:节食加锻炼的减肥效果比单纯节食要好,长期的中等强度锻炼比偶尔的剧烈运动效果好。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加强锻炼,如用爬楼梯代替乘电梯,走路代替乘车,自己做家务代替请钟点工等,效果比单纯节食要好得多。
      瘦身减肥谬论十:如果你很胖,这全都是你的错
      人的身材与体型很大程度上由基因决定,一部分人先天注定是肥胖者,另一些人不论吃多少都很苗条。儿童时期肥胖的人一般很难变瘦,因为少儿时的肥胖使他比普通人有更多的脂肪细胞,而脂肪细胞一旦存在,只可能**或缩小,永远不会消失。
      但基因不一定永远控制体型,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会使脂肪细胞逐渐缩小。一些方法能使脂肪细胞变小,应多食用低脂、高纤维素的食物,如面条、米饭、全麦面包、水果和蔬菜。

    责任编辑:杨亚楠    WWW.1168.TV    2013-1-22 15:17:09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