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业病的防治大有裨益的按摩方法

    添加日期:2013年1月14日 阅读:507

      职业病一:头痛
      穴位与部位:
      印堂部:即前额部;印堂穴:两眉中点处;太阳穴;百会穴:头顶部中点处。
      方法与步骤:
      取坐位或仰卧位。双手食、中、无名指由内而外按摩印堂部1~3分钟。两手中指按揉印堂穴1分钟。两手拇指按揉两太阳穴1分钟。
      职业病二:颈椎病
      现在城市生活、工作压力大,电脑普及率也很高,上班族长期在电脑面前坐着。由于长期坐姿的不正确,肌肉、软组织产生疲劳,导致颈椎超负荷的承重。长期的,反复的劳损,刺激他,产生疼痛。除了颈椎疼痛外,如果出现骨质增生、韧带的肥厚,可以导致椎孔的狭窄、椎间盘的退变,产生椎间盘突出,那就不仅仅是一个劳损的问题。还会出现神经的刺激,如手、肩部等的麻等等。久坐办公室工作,或长期使用电脑的上班族,颈肩部很容易疼痛、僵硬,这时按摩大杼穴就会有异常的压痛感。有些颈椎病前期的患者,颈肩部虽然还没有出现明显的疼痛僵直,但会感到脖子不舒服、发皱、发酸,这时按摩大杼穴也会有较明显的压痛。这提示您已有患颈椎病的征兆了。
      穴位与部位:
      风池穴:后发际角凹陷处,左右各一;风府穴:两风池穴连线中点处;列缺穴:手掌大鱼际根腕横纹直上两寸处。
      方法与步骤:
      两手中指端按揉两侧风池穴1~3分钟。右手中指端按揉风府穴1~3分钟。两手拇指相互交替按揉两侧列缺穴1~3分钟。
      职业病三:腰痛
      腰眼穴位于背部第三椎棘突左右各开3-4寸的凹陷处。腰眼穴居“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之中。中医认为,按摩腰眼穴是防治腰背痛的一个不错的方法。另外,按摩腰眼穴除了可防治腰背痛外,还具有聪耳明目、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功效。
      穴位与部位:
      腰部阿是穴;两侧腰肌;委中穴:腘窝中点处。
      方法与步骤:
      取坐位。双手掌擦热后,擦揉两侧腰肌,致局部温热为度。右手握拳,轻揉腰部阿是穴。两拇指按揉两委中穴。
      职业病四:慢性胃肠炎
      穴位与部位:
      神阙穴:即肚脐;天枢穴:神阙穴旁开两寸处;大横穴:神阙穴旁开4寸处;足三里穴:髌骨外下缘之下3寸处。
      方法与步骤:
      取坐位或仰卧位。双手掌重叠,以神阙穴为圆心,顺时针按摩腹部5~10分钟。右手中指端点揉天枢、大横穴3~5分钟。两手拇指稍用力按压两足三里穴1~3分钟。
      职业病五:鼠标手
      鼠标手多是腕关节劳损,这是因工作性质所引起的慢性劳损,或因直接、间接暴力引起腕关节外伤的后遗症,为职业病的一种。鼠标手主要表现为腕关节经常疼痛,用腕稍多则疼痛加重,甚至腕部肿胀、活动受限、关节无力、关节弹响、局部压痛等。按摩鱼际穴,对因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职业病“鼠标手”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按摩时,可以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在鱼际穴附近上下推动,或双手鱼际穴互相敲击,至掌侧发热即可。按摩的次数根据身体状况决定,一般每天1-2次,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责任编辑:杨亚楠    WWW.1168.TV    2013-1-14 9:14:23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