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减肥法并不是不可取的

    添加日期:2013年1月5日 阅读:551


      清早喝水减肚腩
      早上吃早餐之前喝杯白水、淡蜂蜜水或者添加了纤维素的水,能够加速肠胃的蠕动,把前一夜体内的垃圾、代谢物排出体外,减少小肚腩出现的机会。
      餐前喝水减胃口
      很多人都算不上肥胖,但是吃过饭后就会看见一个鼓囊囊的胃口凸出来,这是*标准的Babyfat,即便是没吃饭,这个小胃口也需要吸气才能掩盖。
      那么*好餐前喝杯水,能够减轻饥饿感,减少食物的摄入量,时间长了胃口也就小了。同时也可以补充身体需要的水分,加速新陈代谢。
      下午喝水减赘肉
      肥胖*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赘肉,这是因为久坐、高热量食品造成的,而下午茶时分,正是人觉得疲惫、倦怠的时候,而此时更是因为情绪而摄入不必要热量的脆弱时间段儿,当然代价就是赘肉。可以喝一杯花草茶来驱散这种因为情绪而想吃东西的欲望,同时花草的气味还能降低食欲,也算是为只吃七分饱的晚饭打下了埋伏。
      每天多喝水有利于排毒减肥,然而过量饮水也会危害健康。正常人每天平均耗水量为2000-2500毫升,体内物质氧化可生水300毫升,故每日应补充水分2200毫升,包括饮食中的含水量。夏天每日补充水分在3000毫升左右,才能满足人体需要。那么3000毫升的水有多少呢,目前普通一次性杯子的容量大概有250ml ,也就是说你每天大约需要喝12杯水(以一次性杯为衡量,具体数目要看你杯子的大小而定)。
      不要在单一小时内连续喝太多水。喝水过多,由于渗透作用,血管里的血液会被水稀释,导致血液所含的氧及营养物质浓度下降。为满足机体的能量供应,心脏必须加大工作强度,致使心脏负荷增加。长期如此,对健康危害极大,对贫血患者的影响尤其严重。**指出,如果为了减肥每天大量喝水,不出一个月就会导致“水中毒”.大量喝水,身体必须借着尿液将多余的水分排出,排出的水分中含有重要的电解质,倘若持续时间太久,体内以钠为主的电解质就会受到稀释。初期会出现易疲劳、虚弱无力、腰酸背疼、畏冷、心跳加快、皮肤失去弹性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痉挛、意识障碍和昏迷。另外,大量喝水后会造成体内脏器水肿,由于“水往低处流”,多余的水分会大量在腰部和下肢汇聚,造成腰部和下肢水肿。
      矿物质水:并不一定能被很好地吸收
      矿物质水和矿泉水有很大的不同。矿物质水只是以纯净水为基础,按一定比例加入矿物质浓缩液的水,水中人为添加的矿物质并不一定能很好地被人体所吸收。
      矿泉水:并非适合所有的人
      真正优良的矿泉水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相对含量稳定,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却不含人为添加的矿物质。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对开发的矿泉水水源必须测试54项水质指标,其中9项指标为界限指标,有一项或一项以上必须符合要求。但不同企业生产的矿泉水所含矿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硬度也不同,但多为偏碱性。即便是卫生、合格的**矿泉水也并非适合所有的人。因为每个人所需微量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并不相同。
      纯净水:不宜长期饮用
      曾有一度,纯净水很受热宠,但近几年,热度降低,有**提醒不宜长期饮用。
      据相关资料显示,市场上销售的纯净水主要是纯净水的水中没有矿物质。李复兴说,每天人所需要的矿物质10% -30%都来自于水中的矿物质。如果缺少矿物质,容易引起骨质疏松。另一方面,纯净水呈弱酸性,因此,酸性体质的人群不宜长期饮用偏酸性的水。他提醒,纯净水可以偶尔喝,不适宜作为日常饮水长期饮用,尤其是儿童、老人、孕妇和高温作业的人群。
      功能水:不能当成“治病水”
      电解水、磁化水、频谱水、能量水,这些玄乎的水就是功能水,属于人工仿生产品,采用仿生学的原理,用高科技手段对水进行处理。物理技术不同,但功效大同小异,比如缓解高血压、便秘等。但少数人会有过敏反应。
    责任编辑:杨亚楠    WWW.1168.TV    2013-1-5 13:11:58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