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发热宝宝的饮食建议

    添加日期:2011年11月15日 阅读:743

      从医学角度讲,幼儿发热只是一种症状。如感冒、咽炎、肺炎、扁桃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皆会引起高热。发热的原因大多为病毒所引起,也有的是细菌感染所致。宝宝发热应首先查明原因,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
      宝宝发热时身体会出现一些变化,如新陈代谢加快,出汗多,体内的盐分和水分大量流失。发热时宝宝的食欲会减低。这主要是由于发热本身和细菌毒素可影响食物中枢的活动,减低食欲;另一方面,发热时体内消化液的分泌减少,胃肠运动机能显着减弱,会出现口干,口腔有异味,食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或发酵过程变长,产生肠胀气,常导致宝宝有饱胀感和便秘。这些情况是宝宝发热时不愿进食的主要原因。此外,发热时会增加B族维生素的消耗而影响食欲。鉴于发热时宝宝消化系统功能存在明显的改变,所以应在对因治疗的同时,注意口腔卫生,补充水分,给予清淡、易消化吸收且脂肪较少的饮食,具体做法上有5个建议:
      1. 多喝白开水、果汁,或清凉饮料。白开水*适宜来补充发热丢失的水分。矿泉水可以补充一些盐分,可间断饮用。但蒸馏水、纯水或无离子水都不适宜。充气饮料或市售加糖果汁不宜喝。而自制鲜果汁或市售的纯鲜果汁如橙汁、苹果汁、西瓜汁、猕猴桃汁均可,但不可替代白开水。此外,如绿豆汤、绿豆百合米仁汤、荸荠汤等也可,有清热除湿功能。如宝宝每次喝水不多,可增加饮水次数。及时补充充足水分,有利降温,并可加速体内废物的排泄。
      2. 发热时消化系统功能低下,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其中大米粥、大米薏仁粥、大米山药粥、牛奶大米粥、蛋花粥都可选用,均应煮成稠的薄粥,不宜加入荤菜如虾、鱼、猪肉等,粥要非常软烂易消化。烂面条、面片汤只要清淡少油、易消化都可以。如有口气、大便干等内热症状的宝宝,适宜喝焦米汤,即“半碗大米不要洗,放在锅里慢慢炒成金黄色,需20多分钟,然后放在大锅里加水烧成粥。”焦米汤的米粒入口即化,有米香,具有消导胃肠道的功效,对退烧或便秘都有好处。
      3. 发热宝宝饮食上要忌口。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挑选凉性或平性的食物与水果,如冬瓜、土豆、黄瓜、鸡毛菜、绿花菜、卷心菜、香蕉、苹果、柚子等,也不要吃中医讲的“发”的食物,如香菇、蘑菇、南瓜、雪里蕻咸菜、海鲜、笋等。饮食要清淡,忌油腻,忌油煎、炸、烤食物及不消化食物,烹调应酥软烂、可口,少食多餐。
      4. 宝宝发热食欲不佳,此时不可强制宝宝吃东西。要鼓励宝宝多喝水,告诉宝宝多喝水可以早点退热的好处。但有的父母见孩子因发热不思饮食,唯恐影响了营养供给和发育,于是强迫孩子吃肉类、鸡蛋等高蛋白食物。这样做往往弊大于利,违背了人性化喂养的基本原则,要用温言温语鼓励宝宝,使宝宝能在安静的环境中抵御疾病。
      5. 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给退热后的宝宝及时补充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对改善食欲有明显效果,这是因为发热使这些维生素消耗过多。是否还需要补充其它维生素可由医生来决定。同时,还可根据孩子的舌苔及其它临床表现,在恢复期选择合适的中成药来健脾开胃,或辨证后服用中药汤剂,这些都是有利于康复的好办法。

            责任编辑:张亚威    WWW.1168.TV    2011-11-15 9:54:43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