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日期:2011年10月28日 阅读:602
既然小孩子发脾气是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莫非家长就可以不管不问?也不是。许慧说,3岁左右的孩子几乎没有什么情绪调节、控制能力,如果家长不及时引导,让他一味用“发脾气”的方式宣泄不良情绪,不仅有损身心健康,还可能影响以后的人际交往、家庭和社会关系。
家长该如何对待孩子发脾气?很简单,找出原因,采取不同对策。
为不合理需求发脾气时,试试“消退法”
【场景一】在商场的玩具专柜前,灵灵拿着喜欢的玩具不松手,但是看见妈妈仍不愿意买,他就撒泼、哭闹,甚至摔东西。
孩子之所以发脾气,*常见的原因就是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这种情况,有的家长好面子,赶快买东西走人,还有的家长,当场就大打出手。“这两种做法都不对。”许慧说。喜欢的东西得不到,大人也会心情失落,这时孩子发脾气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因此而满足他的不合理要求。否则,会强化他用发脾气来表达情绪,甚至让他感觉只要自己发脾气就会什么事都如愿以偿。
但是,家长当场大打出手或训斥孩子也不行。小孩模仿能力特别强,遇事家长怎么处置,他也会从家长身上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3岁左右也是自尊心*初建立之时,家长当别人面对他进行批评,会损伤他的自尊。
许慧建议,当孩子为不合理需求而发脾气时,家长不妨先试试“消退法”--不关注他。当孩子的不良行为得不到他人的关注,就会逐渐停止。等到孩子情绪平静以后,要明确告诉他发脾气的行为不对,同时,向他讲明为什么不能满足他的要求。
“不过,如果孩子需求合理,尤其家长曾答应过孩子,就必须满足孩子的要求。”许慧提醒。
平时不要给孩子提出过多规定和要求
【场景二】早上起床,明明正准备穿衣服,刘女士过来不问缘由,匆匆帮他穿好,他坚持要解开,重新自己来穿。可刘女士怕耽误时间而不肯,明明竟发起了脾气。
“两三岁的孩子有了独立的愿望,特别是在行为上要求独立,他们喜欢自己动手做事,也常用‘不’来表示自己的独立性。”许慧说,如果被家长或自己有限的能力所阻碍,他们不仅会产生愤怒情绪而发脾气,还会挫伤刚刚萌发的积极性。
为尽量避免上述情况发生,一方面,家长不要过多限制孩子的行为,不要给孩子提出过多规定、要求,以维护孩子逐渐发展着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如果孩子因为能力所限、做不好事而发脾气了,家长要多鼓励、引导,必要时为其做示范,然后让他独自再做一次,并及时予以肯定和奖励。
培养移情能力消除自我中心
【场景三】*近,2岁半的游游特别容易发脾气,和小朋友玩的时候,玩人家的东西,别人不给,她就抢夺,而自己的却不肯借给别的小朋友玩,别人强行拿走的话,她又会大吵大叫,表现得很霸道。
“婴幼儿时期心理活动的一个特点就是存在显著的‘自我中心’现象。”许慧说,孩子在认识外界事物或理解游戏规则等很多过程中存在倾向性,还不能做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
怎样才能帮孩子消除“自我中心”呢?许慧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也就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和欣赏别人的感情。
家长不妨尝试这些方法:1.向孩子倾诉情感。明确告诉孩子,你这样做,我很高兴,你那样做,我会很生气等,并讲清楚为何会产生这种情绪。这不仅能让孩子体会别人的情绪,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欢乐或痛苦,还能学到表达情感的词汇和表达情感的方法。2.教孩子换位思考。比如遇到一个孩子摔倒时,让他回忆自己摔倒时痛苦的感受,从而换位体会他人的情绪。
拥抱、倾听帮孩子释放不良情绪
即便家长再细心,孩子仍然难免出现委屈、生气甚至愤怒等情绪,但由于他们控制、调节能力不足,这时就需要家长的帮助。许慧说,当孩子出现委屈、害怕等不良情绪时,家长可以先用拥抱、抚摸、亲吻等方式安慰他;然后,耐心地引导他说出自己的不满等感受,如果孩子自己无法表达内心情绪,家长可以用语言帮孩子说出他的感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他释放不良情绪。
责任编辑:宋娟 WWW.1168.TV 2011-10-28 9:40:05
文章来源: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