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日期:2010年4月16日 阅读:855
在门诊有很多慢性腰腿痛的患者,有些人非常担心自己的病会越来越重,甚至*终会瘫痪。到底腰腿痛是怎么回事?会让人瘫痪吗?该怎么样治疗呢?
腰腿痛与腰椎病关系
1、哪些原因可以引起慢性腰腿痛?
慢性腰腿痛在临床很常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腰疼同时伴有下肢放射性麻木疼痛等症状的一组疾病的症状。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原因较常见,另外还包括腰椎先天或后天的外伤畸形等原因。各种原因使腰神经根受到压迫,导致腰疼以至下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坐骨神经痛是*常见的腰神经根受到压迫的表现。由于压迫长期持续存在,且会缓慢加剧,所以患者的疼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所加重,甚至出现行走无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不全瘫痪表现。但因为神经受压时间长,逐渐适应了缺血缺氧的生理环境,所以一般不会出现双下肢完全瘫痪的情况。医生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结合X线片、CT或者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能够明确引起腰腿痛的原因。
腰椎结核、肿瘤虽然也可引起腰痛及下肢的放射性麻木疼痛等症状,但由于其治疗原则及预后与一般的腰腿痛不同,因此一般不将其归入慢性腰腿痛的范围。
另外,某些妇科疾病、肾脏疾病也可引起类似症状,有时可能与骨科疾病相混淆,因此应当注意鉴别。
2、如何选择慢性腰腿痛的治疗方法?
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腰腿痛,其治疗原则和治疗方式是不一样的。
绝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慢性腰腿痛,非手术疗法有良好的效果,是大多数病人优选的治疗方法;只有少数经长期非手术治疗的效果不肯定,或虽有一定效果但症状反反复作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少数因神经根受压出现下肢肌肉麻痹、大小便功能障碍者,应当尽早手术;另外,少数病人症状急性发作,疼痛剧烈难忍,严重影响生活,估计非手术治疗难以奏效者,可考虑尽早手术治疗。
腰椎管狭窄症一般是由于腰椎老化退变或者劳损引起的腰椎关节骨质增生、腰椎不稳定、腰椎滑脱等因素导致腰椎椎管狭窄,神经受到压迫而使病人出现腰腿痛症状。多数病人非手术疗法难以有效缓解症状,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目前的微创治疗是*佳的选择。
3、腰腿痛病人有哪些非手术治疗的方法?
非手术疗法简单方便,并发症少,费用低廉,病人易于接受,对多数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满意,是多数病人优选的治疗方法。正确地综合应用各种非手术疗法,大部分病人可望得到治好;即使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在手术前后进行各种有效的非手术疗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因种种原因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病人,可以试用非手术疗法,但多数病人疗效较差。
目前临床上采用的各种非手术的治疗方法,包括卧硬板床休息、腰围制动保护、口服或外用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的中西药物,腰背肌肉练习,局部热敷理疗等措施,可以减轻突出的腰椎间盘或骨刺等因素对腰神经根刺激压迫后的炎症性反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人的腰腿疼痛症状。这其中,卧硬板床休息是确保非手术疗法有效的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病人*好**卧床休息一段时间。
4、腰腿痛病人如何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腰间盘突出症病人,多数仅仅从腰椎后方切除突出的椎间盘,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可以有效地缓解病人腰腿痛的症状,疗效满意。
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人如果合并有腰间盘突出,而没有明显的腰椎不稳定,手术也比较简单,通过微创介入治疗就可以缓解病人腰腿痛的症状,疗效也很满意。
目前上述的腰椎手术比较成熟,并发症少,手术切口小,绝大多数病人疗效满意,术后能迅速恢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对于合并有明显腰椎不稳定的病人,手术时需要切除突出的椎间盘、扩大狭窄的神经根管以解除对腰神经根的压迫;同时需要选用适当的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的方法,恢复脊柱的稳定性,从而解除不稳定因素刺激压迫腰神经根而引起的腰腿痛症状。这类手术相对复杂一些,手术操作技术的要求也要高一些,出血较多,某些病人甚至可能需要先后或者同时从腰椎的后方和前方进行手术操作。
核磁共振是腰椎病人常规的检查项目,许多病人手术后还需要复查核磁共振,以了解手术后腰神经根减压的情况,也是病人病情反复后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目前纯钛或者钛合金制成的脊柱内固定物,与磁场没有相互作用,使病人手术后仍然能够接受核磁共振检查,提高了腰椎疾病的手术治疗水平,对于需要使用内固定的病人是*好的选择。
责任编辑:小季 WWW.1168.TV 2010-4-16 16:07:31
文章来源: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