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学针对冠心病的防治方法

    添加日期:2011年1月26日 阅读:573

        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严重表现,而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肌梗塞的发病密切相关。据我国有关资料显示,有1/3~1/2的心肌梗塞病例发病前有程度不同的社会心理因素,其中情绪激动或心理紧张及体力劳动*为多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据大量的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许多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包括遗传、高血压、高血脂、大量吸烟、酗酒、肥胖、活动过少、A型行为类型、 社会关系不协调和焦虑、抑郁等因素。
        脂质代谢紊乱、血液动力学改变和动脉管壁本身的变化是冠心病发生的直接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可通过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影响这三种过程,从而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许多研究表明,在工作时间过长、负担过重、担任两种以上不同的工作等心理应激情况下,均可能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国外研究把人的行为方式分为A型和B型。A型具有以下特征:①为取得成就而努力奋斗;②有竞争性;③易不耐烦;④有时间紧迫感;⑤言语和举止粗鲁;⑥对工作过度地保证;⑦有旺盛的精力和过度的敌意。B型则不争强好胜,做事不慌不忙。 研究表明,冠心病与A型行为有关。在美国冠心病患者中60%属于A型。
        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严重表现,而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肌梗塞的发病密切相关。据我国有关资料显示,有1/3~1/2的心肌梗塞病例发病前有程度不同的社会心理因素,其中情绪激动或心理紧张及体力劳动*为多见。
        心理医学针对冠心病的防治方法有:
        1.心理刺激是此病发生、加重和反复的重要诱因, 所以必须给患者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在受到外界强烈刺激后,医生和家属要设法开导病人,听其倾诉心中的不快,尽量避免或减轻病人心中的矛盾冲突。
        2.危险行为的矫正是冠心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方面。吸烟、酗酒、过食和肥胖、 缺少运动、A型行为等“行为危险因素”的改变,需一定的时间和毅力, 并应有正确的心理学方法,特别是各种行为矫正疗法。矫正A型行为一般采用医生指导下的一系列自我控制方法,也有以治疗者为主的行为矫正术。
        3、研究证明,松弛疗法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松弛疗法是一种行为治疗的方法,也是多种心理治疗时所采用的基础训练和心理训练的实用有效方法。常用的松弛疗法有:
        (1)呼吸松弛训练法。采用稳定的、缓慢的深吸气和深呼气方法,达到松弛目的。一般要求连续呼吸20次以上,每分钟呼吸频率在10~15次左右(视人而异,要事先通过定期自我训练,在实践中自我体会,确定*佳呼吸频率,并要求训练成熟后再实际应用)。吸气时双手慢慢握拳,微屈手腕,*大吸气后稍屏息一段时间,再缓慢呼气,两手放松,处于全身肌肉松弛状态。如此重复呼吸。训练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排除一切杂念,思想专一,全身肌肉放松。平时每天练习1~2次,每次10~15分钟。有计划地训练,自我体会身心松弛的效果。每一训练期(医学上称“疗程”)为15~20天。可休息几天,重复训练,以达到要求为止。可采用坐位或卧位训练,成功后则随时可在实际中应用。
        (2)想象松弛训练法。遇到不良情境产生紧张、恐惧和焦虑情绪时,运用自己充分和逼真的想象力,主动地想象*能使自己感到轻松愉快的生活情境,用以转换或对抗不良心理状态。
        (3)自我暗示松弛训练法。利用指导性短语,自我暗示、自我命令,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意志力量,保持镇定平衡的心理状态。
        (4)简单易学的放松训练法。方法为:选择安静的环境,舒适的姿势,进行闭目养神。尽量放松全身肌肉,从脚开始逐渐进行到面部,完全放松。用鼻呼吸,并能意识到自己的呼吸。呼气时默诵1,吸气时默诵2。持续20分钟,可以睁开眼睛核对时间,但不能用“报警器”。结束时首先闭眼而后睁开眼睛,安静地坐几分钟。不要担心是否能成功地达到深度的松弛,耐心地维持被动心态。让松弛按自己的步调出现。当分心的思想出现时不要理睬它,并继续默诵1和2。随后松弛反应将不费力地来到。进行这种训练,每天1~2次。不要在饭后1小时内进行,因消化过程可能会干扰预期效果。

            责任编辑:陈江涛    WWW.1168.TV    2011-1-26 18:11:44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