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日期:2011年1月6日 阅读:723
输液泛滥成灾,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也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但愿我们的后代不要成为“输液瓶里泡大的一代”
孩童时期,*害怕到医院打针。记忆中,只有高烧不退才打针。当时,医院里很少见到打点滴的,因为只有重病号才输液。然而,到了今天,从城市到乡村,从三甲医院到村卫生室,滥输液现象比比皆是。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是医学的一个基本原则。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打针几乎被输液取代。据报道,我国一年的输液量达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也就是说,中国人几乎把输液当成了“可乐”喝,一个“全民输液”时代悄然到来。
输液泛滥成灾,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而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球被浪费的医疗资源达20%—40%。而输液的滥用,是医疗资源浪费的重要标志。医学正被商业之手推动着,逐渐偏离了以人为本的轨道。
从医院来说,滥输液首先来自利益驱动。由于补偿机制不合理,我国公立医院长期存在“以药养医”现象,医生的收入主要来自“卖药”。同样是治病,输液和打针的工作量相当,但经济效益差距悬殊。因此,输液自然成为医生的优选。目前,大输液和抗生素是医院用量*大的药品。在输液的利益链上,医院、医生和药商是捆绑在一起的。如果让病人少输液,必然导致药商利润减少,医院收入下降。这说明,不合理的医院补偿机制,是滥输液的第*推手。
从患者来说,不懂医学知识、盲目追求**,是输液泛滥的重要诱因。如果是在美国,医生遇到感冒的孩子,只需要跟家长说一句:“多喝水,好好休息,发烧的话就吃点退烧药。”但在中国,如果医生这么说,很多家长都会很生气:“花了这么长时间排队,好不容易挂了个**号,怎么什么药都不给开,这算什么大夫啊?”有的家长甚至会因为孩子没有输液,和医生大吵大闹。这也反映出一个问题,中国人药物滥用的积弊何其深也!在很多情况下,按照疾病本身确实没有必要输液,但如果医生不给输,患者就会投诉。而医院解决纠纷的方法往往是,先让医生给患者输上液,再告诫医生以后碰到类似的病人不要太较真,病人要输就给输。皆大欢喜,何乐不为?长此以往,医生主动给病人输液就成了习惯。
可见,导致输液泛滥的因素很多,体制问题是根源,医生诱导是主因,患者盲从是次因。因此,遏制不合理用药,杜绝滥输液,需要多管齐下。目前,在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的情况下,医生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医生拥有“处方权”,而一张处方就是一本“教科书”。患者的医学知识,大多是从医生那里学到的。所以,“处方权”不仅是权力,更是责任。医生面对患者,就像家长面对孩子。如果孩子睡觉前非要吃糖,家长就必须给吗?显然,家长不能迁就孩子的任性,而应说服引导。患者是医生教育出来的,好医生教出好习惯,坏医生教出坏习惯。因此,为了患者的长远利益,医生应守住合理用药的底线,不该用的药坚决不用,不该输的液坚决不输。也许,少数患者会一时难以接受,但多数患者是会理解和支持的。
医学**曾警告,如果放任抗生素滥用,人类将陷入无药可用的境地。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正在逼近的现实。小小输液瓶,关系着医学的方向,也关系着民族的健康。但愿我们的后代,不要成为“输液瓶里泡大的一代”!
责任编辑:陈江涛 WWW.1168.TV 2011-1-6 9:51:54
文章来源: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