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行业的营销模式亟待脱胎换骨

    添加日期:2010年12月30日 阅读:826

        老百姓宁愿去健身,也不愿过多关注保健品。这不能不说是保健品行业的一种悲哀。现在的保健品,虽然产品名称不同,但只要是说到其功能,都是提高免疫力、调节血脂和抗疲劳等,大同小异,没有什么特色。
        不光市场低迷,业界也传来"凶讯",医药保健品市场再次遭遇严厉管制。"广告严打"、取消保健品的终身制、直销法出台,让保健品业再次站在十字路口。中国保健品过去"天上打广告,地下铺渠道"的运作模式被打破,行业的营销模式亟待脱胎换骨。
        《直销管理条例》出台之后,不少国内保健品企业,如黄金搭档、万基均表示有意试水直销领域。不久前,万基集团已花8000万元注册成立万基中国保健品公司,专门从事直销业务。
        万基中国公司已招募很多人,只待直销牌照下发。此外,以保健品发迹的史玉柱,也试图进军直销事业,旗下的上海黄金搭档有限公司一直对直销十分关注。若符合国家法规规定的准入条件,公司也将步万基集团后尘,考虑申请直销牌照。
        难道直销是中国保健品市场的惟一出路吗?业界议论纷纷,争论不休。在全国建有64家专卖店的云南绿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志红表示:"虽然很多保健品企业趋之若鹜,但一个保健产品的好坏,应直接反映在产品的效果上。因此,保健品行业的售后服务尤为重要。"
        目前保健品行业需要做的是如何消除信任危机。相对于选择何种经营模式来说,诚信应该摆在第*位。
        保健品并不是药品,只是起到保健的作用。而相当的消费者对保健知识了解不够,有的对保健功能期望过高,希望能够像药品一样,有短时间见效的效果;有的没有针对自己的特点,选用具有特定功能的保健品,导致效果不明显。
        而市场上的一些保健品,正迎合市场消费者的这种心理需求,有的用"礼品药"的名字,有的打着"中西结合"疗效的牌子,还有的用"概念炒作战"、"广告战"来压制对手,甚至不惜进行虚假广告宣传来诱骗消费者。
        这些企业只追求短期利润,不考虑中长期的市场成果;只注重快速赢利,而不是稳步占领市场;只倾心于保健品的物质利益、消费者的物质需求,没有品牌价值观念;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手段中的合法性和商业操守。同时,一些企业的短视行为,也催熟了消费者的提防心态。

            责任编辑:陈江涛    WWW.1168.TV    2010-12-30 9:41:42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