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日期:2010年12月29日 阅读:623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堵塞导致的心肌梗塞、中风、甚至猝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头号杀手。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关注应该是终生的,重在早期积极干预,而且必须综合干预所有相关的危险因素。不要重蹈欧美国家心脑血管疾病显著增加后再开始干预的覆辙,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干预的*终目标是**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美国全国健康统计中心的数据表明,如果攻克所有类型的癌症(需要花费大量金钱,并且非常困难),人群的预期寿命将增加三年,但如果攻克所有类型的心血管疾病(已证明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治,早期干预成本低),人群的预期寿命将增加9.78年。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不断发生发展的长期过程,从十几岁开始,胆固醇就开始在动脉内皮细胞下沉积;早在20-30岁时很多人已经有动脉粥样斑块,就像在血管里埋下了“不定时”的炸弹;40岁以后,步入中年,心肌梗塞、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而且一旦发生就势不可挡,切忌等到发生心肌梗塞和中风再亡羊补牢。
动脉粥样硬化与遗传相关,同时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血脂异常、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腹部肥胖、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大、水果蔬菜摄入少、饮酒及必要的体力活动少这九种危险因素分别可解释男性和女性致心肌梗塞原因的90%和94%。因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佳策略应该是针对这九种危险因素,尽早综合干预。
美国每年花费数十亿美元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在美国和英国,95%的预算用于治疗冠心病的晚期并发症,如昂贵的支架、搭桥手术、心力衰竭的治疗、住院费用,仅有不到5%的预算用于防治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干预,因此,目前的医疗资源分布是非常不合理的。中国的医疗资源分配也类似,重治疗,轻预防,达不到**寿命的*终目标。我们应该主动发现高危个体,早期进行干预,延缓或者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危险,这种对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策略的改变,可以极大地降低心血管危险,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中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高发者。同时,人体的主要器官功能也在逐渐衰退。所以,这类人尤其要重视定期进行体检,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在常规体检项目的基础上,应当增加一些如肿瘤标志物检测及颈动脉彩超和踝臂指数等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的检测。踝臂指数是下肢和上肢动脉血压的比值,它是诊断下肢动脉缺血的*佳无创指标,正常值大于0.9,0.9以下高度提示下肢缺血。踝臂指数低于0.9的患者冠心病的患病率升高4-6倍,且多为严重冠心病;踝臂指数低于0.9的患者死亡率升高四倍。建议具有下列危险因素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的患者测量踝臂指数:年龄超过50岁,糖尿病,胆固醇升高,高血压,超重,长期吸烟,冠心病或脑卒中病史。眼底检查也很重要,它是能够直接早期发现动脉血管硬化的“窗口”,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责任编辑:小季 WWW.1168.TV 2010-12-29 18:24:33
文章来源: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