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那些常见的“毁肤”成分

    添加日期:2013年3月13日 阅读:515

      常见禁用毁肤成分:汞、砷、铅、镉等重金属成分
      成份1:汞及其化合物
      汞及其化合物在彩妆品中添加可以使颜色持久,护肤品中可以增白、美白、去斑、细腻肌肤。但是汞及其化合物会损害肾脏,破坏酶活性,还会引起过敏、皮肤刺激及神经毒性症状。
      化妆品规范规定:汞及其化合物为禁用化学物质,作为杂质存在其限量为小于1mg/kg.但是,鉴于硫柳汞具有良好抑菌作用,允许用于眼部化妆品和眼部卸妆品,其*大允许使用浓度为0.007%(以汞计)。
      成份2:铅及其化合物
      铅的氧化物具有一定遮盖作用,也可用于美白,铅及其化合物通常被添加到染发剂中。铅及其化合物通过皮肤吸收,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特别会影响到造血系统、神经系统、肾脏、胃肠道、生殖系统、心血管、免疫与内分泌系统等,对于孕妇,还有可能影响胎儿的健康。化妆品规范规定染发制品中铅的含量必需小于0.6%(Pb计),否则会产生毒副作用。
      成份3:砷及其化合物
      砷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化妆品原料和化妆品生产过程中容易被砷污染,因此作为杂质砷在化妆品中的限量为10mg/kg.砷及其化合物被认为是致癌物质,长期使用含砷高的化妆品可引起皮炎、色素沉积等皮肤病,*终导致皮肤癌。
      成份4:镉及其化合物
      化妆品中常用的锌化合物,其原料闪锌矿常含杂质成分镉,在化妆品中含量不得超过40mg/kg.金属镉的毒性很小,但镉化合物属剧毒,尤其是镉的氧化物。镉及其化合物主要对是心脏、肝脏、肾脏、骨骼肌及骨组织有损害,还有可能诱发高血压、心脏扩张、早产儿死亡和肺癌。
      我们的态度:我国的《化妆品卫生规范》明确规定,禁止使用汞、砷、铅、镉以及这些物质的化合物作为化妆品组分,对于特殊功效添加的这些成分的护肤品的含量也要在国家规定的限量内。
      但有些无良商家为了达到盈利的目的,常常在美白、祛斑的产品中添加违规的物质,而对于这些功效强大快速的化妆品,我们一定要谨慎使用,**别抱有侥幸心理。而对于某些特殊功效的护肤品自身有敏感的反应的更加要避免接触。
      酒精有争议的成分,但是离毁容还很远
      酒精的作用:酒精可以使化妆品使用起来更为清爽,有较强的渗透感。不少“导入”概念的化妆品会加入酒精以帮助化妆品中活性成分的溶解和透过皮肤。
      常见危害:酒精的高渗透性和挥发性,使它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有可能引起炎症;挥发时也会带走皮肤表面的水分,造成皮肤干燥。同时也有研究表明,急性或者慢性的酒精暴露可能增加活性氧自由基,从而造成组织损伤,另外高浓度的酒精引起接触性皮炎几率更大。
      我们的态度:实际上化妆品中的酒精浓度通常并不高,如果酒精出现在化妆品成分表的后几位,你就不需要过分担心。只有当它出现在成分表的前几位时,你才可能要担心引起皮肤干燥或者皮炎。当然,对酒精敏感的人还是尽量避免接触酒精才好。
      水杨酸、果酸合理使用对皮肤有益,但有浓度限制
      水杨酸的作用:水杨酸作为皮肤调理剂可以安全地去除角质,特别是毛孔内壁老化角质,同时其抗炎效果还能被用于治疗寻常痤疮,合理使用也不会引起刺激。它也不会带来遗传毒性,同时既不具有光敏性也不具有光毒性。研究还表明水杨酸衍生物有一定的抗老化作用,只不过效果比较弱。
      果酸的作用:果酸具有保湿、去除角质、抗炎的作用。果酸还具有增加表皮厚度,诱导真皮层透明质酸和胶原表达的作用。
      常见危害:长期用会导致角质层过薄,会减弱皮肤对紫外线的抵抗力,导致皮肤老化,加速细胞的破坏或死亡,导致皮肤发红、起泡及灼伤,可能给皮肤造成**性的伤害。
      化妆品规范规定:果酸的一般浓度要在4%以上,pH值小于4,较低浓度的果酸只有保湿作用。护肤品以及洗面奶中水杨酸的限用浓度为2%,洗发水中水杨酸的限用浓度为3%.30%的水杨酸可用于化学换肤,属于医学美容范畴,但一定要由有经验的医生操作。
      我们的态度:一定要合理使用含有果酸和水杨酸的护肤品,不宜过度使用,使用含有这些成分的护肤品后一定要做好防晒工作

    责任编辑:杨亚楠    WWW.1168.TV    2013-3-13 10:13:00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