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日期:2013年3月1日 阅读:1044
肥胖给人们带来的烦恼与日俱增,虽然减肥的方法五花八门,但结果不是达不到减肥的目的采用基本体重计划安全有效地减肥,其实减肥的原理都一样,不论是老人,年青人,还是小孩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要看个的承受能力,可以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来做一些有氧运动,比如,老人有高血压就不要做剧烈运动可以做的运动,比例:散步,体操,等运动量小的动动,然后再合理的饮食,老年人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但一定要保证营养,**不能节食。每天保证有蛋白质的摄入,当汗流得过多时,身上的钙也会流失,所以要减肥的朋友一定要补钙,这样才可以健康。其实我想建议老年朋友的饮食是小量多餐,就是不要让自已饿着,但也不要饱,还要当很想吃某样东西时,那就去吃一点。只能一点。尝尝就好。吃一点点不影响减肥的,反而想吃却没吃到会影响减肥。
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
首先,每天坚持做三、四十分钟的有氧运动如,走路,慢跑、静坐的吸气呼气(可以参照瑜咖的吸气呼气原理来进行)等等。做完运动后不要吃东西,不要马上喝水,如果感到口渴说明你的运动量大了,可以再减轻一些。记住脂肪的消耗过程是前二十分钟是消耗水、糖,之后才是脂肪。
之后要对身体进行按摩。不要让肉变硬,变硬后就不好减下来了,所以要按摩。
还要你如果不能坚持每天都在减肥,那么我希望你不要去减肥,因为减肥每失败一次你的基础代谢量就会下降(基础代谢量是指你不用动也可以你摄入的脂肪消耗掉)那以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就没有效果了。
减肥引起的疾病和死亡率增高,原因在于体内的胆固醇改变。研究表明,老年妇女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低时,死亡率会增加4倍,其中癌症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升高是重要原因。低胆固醇易导致脑出血性中风,因为缺乏胆固醇者的血管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特别是在高血压的情况下,低胆固醇比高胆固醇危害更大。
老年人运动有两忌老年人的运动有两个容易被忽视的禁忌。首先,老年人运动要避免憋气。憋气用力时,氧气吸入量和吸入频率受到影响,要求心脏的工作状态也随着变化,从而加重了心脏的负担,还可能引起胸闷和心悸的反应。尤其是有肺气肿的老人,特别要注意这一点。另外,憋气之后,回心血量骤然增加,带动血压升高,容易导致突发脑血管急症。因此,老年人还是要注意避免锻炼有集中憋气环节的运动项目,比如举重、拔河、引体向上、硬气功等。
老年人运动还要忌长时间蹲马步。有许多锻炼项目都有蹲马步这一动作,有些老人还认为蹲马步坚持时间越长,锻炼效果越好。其实,老年人在蹲马步的时候一定不能保持得时间太长或者太频繁。因为人在屈膝的时候,膝关节就要高度紧张起来,使膝关节磨损得非常厉害,特别是有关节炎的老人,长时间蹲马步不但不会帮助缓解病症,还会使关节炎更加厉害。还有的老人喜欢压腿,拉伸韧带,这是一个很好的柔韧性锻炼。但患有骨质疏松的老人,压腿的时候不能用大力,不然很容易受伤。
老年人减肥比较困难。这与老年人的脂肪特性有关。年轻人体内所含的褐色脂肪较多,褐色脂肪较易于分解。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褐色脂肪逐渐减少,而替代的主要是白色脂肪,白色脂肪有益于储热,不利于分解,而且你也说了他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就更要注意适度得当说说、食疗法一些常用蔬菜等食物,如冬瓜、萝卜、黄瓜、山楂、豆芽、莲子、麦芽、豌豆苗、黑木耳、酸奶、嫩豆腐、兔肉等,有序轮换地按家常用量食用,久之多可获减肥效果。
三、控制饮食对三餐的菜饭,宜适当节制,晚餐尤须注意,其食量不宜超过全天进食量的30%。反之也也有可能增高血压。
四、饭前喝汤每于饭前喝一定容量的菜汤,可减慢进餐的速度,使每餐都不致进食过量,久之渐可减肥。
五、多饮茶其中以乌龙茶、普洱茶更能降低血脂、减轻体重。
六、多饮水也需要散散步什么的,但 步伐不要太快,而且*好在饭后1小时左右进行,这样有利于消化也可以降低血压可以多做些运动。如慢走,慢跑。尽量避免激烈的运动。
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不要吃含热量过高的食物,每日3餐要科学搭配。坚持每天一个苹果,对减肥很有帮助。 老年人比较容易疲劳,在疲劳时尽可能的不要躺下或坐下。可以听些柔和的音乐,跟着音乐轻轻摆动。 老人减肥*重要的还是要适当。如果在减肥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应该立即停止减肥。待查清不适的原因后在酌情而定是不是继续减肥。
责任编辑:王鹏杰 WWW.1168.TV 2013-3-1 11:22:14
文章来源: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