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东西过快大脑反应不过来胃消化不动就易发胖

    添加日期:2013年1月25日 阅读:1324

      从新年开始一直到元宵节是一年中的聚餐季。在此期间,单位聚餐、朋友聚会、家庭宴请一个接着一个。不少人在节后发现自己又胖了一圈,甚至还有人患上了“美味综合征”。其实,要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困难,今天就请**告诉您——三步曲调整进餐方式先吃蔬菜  点菜时可以先点蔬菜或上菜时先上蔬菜,争取先吃1.5~2份蔬菜,然后再吃鱼类或其他海鲜、鸡鸭等禽类菜肴。牛、羊、猪肉类菜肴选择一两个尝尝即可。在菜品的烹调方法上,要优先选择凉拌、刺身、白灼、蒸、氽、煮、炖、涮等,以油少、糖少、口味清淡为宜。尽量不选择油炸菜肴,像地三鲜、拔丝土豆等。饮料应该尽量选择大麦茶、白水、茶(可以自带茶叶),少饮酒。*好别喝含糖饮料,小朋友更要少喝或不喝。
      吃饭细嚼慢咽  吃得慢才能品出味道,美食家都吃得很慢,而且吃得慢就能吃得少。从胃里有食物,到大脑搞清状况、发布停止进食指令、感觉已经吃饱,需要反应时间。如果吃东西过快,没等大脑反应过来,胃里已经装了太多的食物,自然就容易发胖。
      餐后别马上睡觉  聚餐后尽量走一段路帮助消化,或者回家做40分钟运动。如果饱餐之后开车回家,回家后又窝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者马上睡觉,既容易得胃病,也容易长胖。*好在家里置办个健身车或跑步机等运动器械,边看电视边聊天边运动,养成运动的习惯。每周都要称体重,有发胖的趋势可及时纠正。
      聚餐季要防美味综合征近年来,每逢长假,特别是遇到连续休息**以上的节日过后,医院门诊经常会有一些青壮年人来就诊。他们的症状是眩晕无力、下肢抖动,甚至肢体麻木、血压升高、心情焦躁等,但各项检查指标却都正常,也查不出病因。考虑到这些患者得的不是某种具体的疾病,因此人们认为这是被称之为美味综合征的多种表现,患者多有大量进食美味佳肴的“病史”。
      *早发现并命名美味综合征的是美国内科医生赫曼·考察克。上世纪90年代初,他提出了此综合征的病因起源于美味佳肴。他认为,在鸡鸭鱼肉等鲜味十足的食品中含有大量的谷氨酸钠。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因此可刺激味觉,增强食欲。适量的谷氨酸钠在体内分解为谷氨酸和酪氨酸,它们对人体健康有益。但是如果过量持续摄入酪氨酸,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这些物质随着血液到达脑组织,就容易干扰大脑细胞的正常活动,使脑神经生理功能受到抑制而出现一系列症状。若一次摄入的谷氨酸钠达5克,即可出现轻度反应;摄入10克以上,可出现重度症状。
      预防美味综合征的方法说来也很简单,就是一次不要吃过多的味精和含谷氨酸钠较多的鸡鸭鱼肉等美味食品。自己在家烹调时,不要放太多味精,到了饭店也*好要求厨师少放味精。多吃点含钾高的新鲜绿叶蔬菜,要荤素搭配,要吃不含油的主食,用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减少酪氨酸的吸收。同时,饭后吃些水果或喝点茶水以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将有害物质尽快排出体外。节假日后应尽快恢复正常饮食,毕竟我们的胃肠功能经不住经常性的暴饮暴食,*好能够早日回到平衡饮食的环境,每日有奶有蛋,肉不超过2两,菜不少于1斤,水果1~2个,炒菜少用油。如此,我们就可迅速恢复健康了。
      链 接防发胖窍门:先垫垫肚子电影《乱世佳人》开场不久,郝思嘉换装准备参加野餐会。嬷嬷拿过点心给她吃,以防在野餐会上狼吞虎咽:“淑女都吃得像小雀儿一样(少)。”提前垫垫肚子,这一招中外皆宜,男女同理。加餐的时间可以选在聚餐前1小时左右。
      加餐的种类优选苹果、黄瓜等,这些食物既能填肚子,能量又低。也可以选择脱脂牛奶、无糖酸奶。其次可以选择几片苏打饼干、小半个馒头、1片切片面包、一小段法棍面包。这些食物含油虽少,但也不能多吃,否则也会发胖。至于蛋糕、夹心饼干、巧克力等食品,就不要选了。

    责任编辑:王静    WWW.1168.TV    2013-1-25 9:21:39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