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小儿鼻炎按摩方法

    添加日期:2013年1月21日 阅读:707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外感六淫之邪,或热邪窒肺使肺气不宣,肺窍闭塞所致。常见症状为间歇或交替性鼻塞,于运动出汗时鼻通畅,静坐或遇冷时鼻塞加重,鼻涕较多,一般为粘液性,如有继发感染则呈粘脓性。常伴有头痛,头昏,暂时性嗅觉减退等不适症状。
      按摩方法(1)患儿坐位或仰卧,家长以拇、食二指点按鼻唇沟上端尽处,时间为1~3分钟。
      (2)以双手拇指按压攒竹穴1分钟。
      (3)以拇指指腹沿鼻梁两侧,自上向下推擦,以局部产生热感为止。
      (4)按揉合谷穴1~3分钟。
      (5)患儿坐位,家长以一手扶住患儿前额,用另一手的拇、中二指点揉双侧风池穴1~3分钟。
      (6)患儿俯卧,家长以单掌横擦背,以透热为度。
      生活调理(1)平时要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注意寒暖适度,预防感冒。
      (2)避免吸入刺激性的气体,如粉尘、烟雾等。
      (3)加强营养,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辛辣厚味之品。
      (4)如鼻腔畸形或病变的,应到医院进行矫治。
      (5)保持患儿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1.急性鼻炎起病时有轻度恶寒发热,全身不适,鼻咽部灼热感,鼻内发干、发痒、打喷嚏。1~2日后渐有鼻塞,流大量清水样鼻涕,嗅觉减退,头痛。3—4日后因继发感染,分泌物转为黄脓鼻涕不易擤出,鼻塞更重。如无并发症,约1周左右恢复正常。
      2.慢性鼻炎以鼻寒、嗅觉失灵为特征。慢性单纯性鼻炎白天活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时鼻塞加重。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良好,当卧向另侧后,鼻塞又出现于另侧鼻腔。鼻涕呈粘液性,常伴头痛,头昏,嗅觉减退等。慢性肥厚性鼻炎多为持续性鼻塞,鼻涕呈粘液性或粘液脓性,可出现耳鸣,听力减退,头痛,失眠,精神萎靡等。
      3.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特征为反反复作性鼻痒,喷嚏,流大量清涕,以及发作时鼻粘膜苍白,呈季节性或常年性发作。
      【西医疗法】
      1.急性鼻炎的治疗早期可用热水泡脚或热水浴,冲服生姜红糖水。多饮水,进清淡食物。病情重者宜卧床休息,对小儿尤为重要。伴有严重细菌感染时,应及时使用磺胺或抗生素类药物。鼻塞可滴1%麻黄碱。
      2.慢性鼻炎主要以局部治疗,常用呋喃西林麻黄碱或鼻眼净药水滴鼻。每次一侧鼻腔滴人3~5滴即可,点药后保持头位5分钟,每日用药3~5次。慢性肥厚性鼻炎可用下鼻甲电烙、激光烧灼、微波凝固、冷冻或粘膜下注射化剂等疗法。如鼻甲过于肥大,经上述治疗无效时,可行手术做鼻甲部分切除。
      【中医验方】
      1.急性鼻炎(1)风寒型:多见于冬季,恶寒重,发热轻,无汗。治宜辛温解表。‘用荆芥10克、防风10克、苏叶10克、辛夷6克、淡豆豉10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甘草6克。
      (2)风热型:多见于春、夏、秋季,发热重、恶寒轻、口渴。治宜辛凉解表。用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菊花10克、竹叶10克、牛蒡子6克、桔梗10克、薄荷3克、生甘草6克。
      2.慢性鼻炎(1)单纯性鼻炎:证见交替性鼻阻,或鼻阻时轻时重,涕多较清稀。双鼻粘膜肿胀色淡红,柔软有弹性。伴见气短咳嗽,乏力。舌淡、苔自、脉浮无力。治宜补益肺气。用党参、黄芪、五味子、荆芥、桔梗、诃子、苍耳子、辛荑花各10克,炙甘草8克,细辛3克。
      (2)肥厚性鼻炎:证见双鼻或单鼻持续性阻塞不通,嗅觉迟钝。涕粘白或黄稠。鼻甲肿实色暗,呈桑椹样改变。伴言语不畅,耳鸣不聪。舌红或有瘀点,脉涩。治宜调和气血,行滞化瘀。用赤芍、川芎、红花、辛荑花、当归尾、丹参各10克,郁金、桃仁各15克,细辛3克。若夜寐多梦、睡眠不佳者,加酸枣仁、五味子各10克。
      3.过敏性鼻炎证见打喷嚏、不停地流鼻涕、鼻塞、眼皮的四周痒及流泪,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治宜清凉通窍。用金银花、苍耳子、川芎各15克,菊花、蔓荆子各10克,黄芩12克,细辛3克、薄荷、甘草各6克。慢性者去金银花、黄芩,加黄芪30克,当归15克。

    责任编辑:王静    WWW.1168.TV    2013-1-21 16:00:12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