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有关养肾的知识普及

    添加日期:2013年1月15日 阅读:495

      肾的主要生理包括藏精,主生殖和生长发育;肾主水,司开阖,肾对于津液的输布和排泄有重要作用;肾主纳气,对人体的呼吸运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肾对骨骼、智力、头发、生殖、大小便、耳及听力、唾液、血液等有重要的影响。其综合功能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内分泌、泌尿、生殖、呼吸、神经、血管、消化、免疫等多方面的作用。
      纠正认识误区
      阳痿都是肾虚,体弱都是肾虚,肾脏病都是肾虚,怕冷都是肾虚
      在生活中经常会有人提及肾虚,如今肾虚这个词已跨出了医学名词的范畴,更多充当健康广告的招牌,当你拿起报纸、打开电视就能看到听到肾虚。其实肾虚是中医学的专用名词,而中医理论的肾大大超过了泌尿系统的范围,它与人体的生长、衰老、智力、生育都有着密切关系。
      肾为“先天之本”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开窍于耳及二阴,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当脏腑之精充盛时,除供应本身生理活动所需外,其剩余部分则贮藏于肾,以备不时之需。
      当五脏六腑需要时,肾再把所藏的精气重新供给五脏六腑。故肾精的盛衰,对各脏腑的功能都有影响,五脏六腑均需肾精的滋养,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肾的作用可分为肾阴、肾阳两方面,肾阴与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
      当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后,就会出现肾阴、肾阳偏衰或偏盛的病理变化。当人们先天不足,体质虚弱,或年纪**,或久病、病后失于调养,人体的精气也就自然不足了,就会出现许多相应的征候群,中医就称之为肾虚了。
      肾虚症状多种多样
      肾虚的症状很多,在脑力方面可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工作效率降低。在情志方面可表现为:情绪不佳,情绪常难以自控,头晕,易怒,烦躁,焦虑,抑郁等。或是信心不足,缺乏自信,工作没热情,生活没激情,没有目标和方向。
      在性功能方面表现为:性功能降低,男子性欲降低,阳萎或阳物举而不坚,遗精、滑精、早泄,精子减少或精子活动力减低,不育。女子则子宫发育不良,卵巢早衰闭经、月经不调,性欲减退,不孕等。
      在泌尿方面表现为:尿频,尿等待,小便清长,夜尿增多等。此外肾虚的症状还可能有:早衰,失眠,食欲不振,骨骼与关节疼痛,腰膝酸软,不耐疲劳,乏力,听力衰减,头发脱落或须发早白,牙齿松动易落等。
      或是容颜早衰、眼袋、黑眼圈,肤色晦暗无光泽,色斑,女性乳房开始下垂,腰、腹脂肪堆积;男性早秃等。
      纠正对肾虚的认识误区
      谈及肾虚,我们还要纠正一些对肾虚的认识误区。很多人认为,阳痿就是肾虚,实际上阳痿诱因众多,并非肾虚的代名词。其次体弱就是肾虚,肾为人体生命之根,内藏元阴元阳,主骨生髓,藏精。肾气不足,自然会体质下降,腰膝无力。可是引起体质虚弱的原因很多,如脾胃受损、肺气亏虚、肝血不足等。体弱是为虚症,但并不等于就是肾虚。再次,误以为肾脏病都是肾虚,中医的肾虚可以是疾病所致,也可以是衰老的结果,是人体内脏功能失调的概念,而不一定指人体解剖上的肾脏有了病变。
      因此肾虚并不等于肾脏有病。还有人觉得怕冷就是肾虚,肾主一身之元阳,故肾阳亏虚者,大多畏寒怕冷,肢体冰凉,但这其中有表证与里证之分。里证又有脾阳不足与肾阳不足之分,不可全归之于肾虚。
      补益肾气要辨证  中医治疗肾虚辨证为先,弄清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是关键。一般而言,肾阴虚者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盗汗、男子遗精早泄,女子经少经闭、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肾阳虚者则面色白或黎黑,腰膝酸冷、精神不振,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遗尿浮肿、五更泄泻,舌淡苔白,脉沉迟等。
      有的患者表现为阴阳两虚。补阳药多是热性药,如附子、肉桂、鹿茸、桑寄生、淫羊藿、肉苁蓉、巴戟天等;补阴药多是甘凉药,如石斛、玉竹、枸杞子、女贞子、西洋参等。补阴代表方是六味地黄丸,补阳代表方有金匮肾气丸、五子衍宗丸。由于中医还讲究“阴阳互根”,因此治疗中还要做到“善补阴者,阳中求阴;善补阳者,阴中求阳”.

    责任编辑:杨亚楠    WWW.1168.TV    2013-1-15 9:36:40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