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看病仍面临诸多困难亟待破解

    添加日期:2013年1月8日 阅读:1803

      老人就医现状调查:出行困难手续繁琐无奈望而却步
      截至2011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人,占总人口的13.7%,中国正步入“深度老龄化”的社会。老年群体是医疗卫生资源的重要消费对象。随着老龄化步步进逼,看病难成为中国老年人的主要精神困扰。
      老年人岁数大,体质差,疾病多,诊治难度高,社区医院和小诊所怕担风险,对其敬而远之。然而,到大医院看病,需要乘车排队,检查缴费。老年人站不住,等不及,吃不消,
      繁杂的手续无异于巨大的负担,因而不得不“望而却步”.
      在社会化养老机制尚未完善的今天,对于农村空巢老人和城镇失独老人等独居群体而言,这一困难更为凸显,“独居老人病死无人发现”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
      对于农村空巢老人而言,长年独居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乡下,缺乏子女的照顾和亲情抚慰。“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他们的生活常态。即使生病后,多数情况下也不得不独自面对,再加上经济条件的局限和习惯性的节俭,“小病拖,大病熬”的现象非常普遍。
      而对于城镇失独老人来说,情况更是不容乐观。“失独”的沉重打击已令其身心俱伤,而随着年事渐高,他们又不得不独自承受病痛的折磨。“老无所依”成为他们*现实的境遇,即使有来自社会各方的关怀,仍难以抚平创伤,消除忧虑。
      不少人建议,相关部门应该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方便、低廉、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建立或转型改建专为老年人群服务的老年病医院,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医,并对老年医疗机构给予适当的补贴,用于减免困难家庭老年人就医费用。
      而对于空巢老人和失独老人这些特殊群体,除了物质层面的优惠措施之外,全社会更应从精神层面给与充分的关怀和爱护,帮助他们排解寂寞、弥合创伤,安度晚年。
      老人优待政策被指标准过高免费看病必须活到90岁?
      近日,北京市民政局局长吴世民表示,北京社会福利要“扩面、增项、提标、整合”,加快建立适度普惠的民生福利制度。医保自付部分全报销政策,有望从目前的95周岁以上,扩大到90周岁以上人群。
      围绕这一新政策,外界在多有褒扬之余,亦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集中体现在“年龄标准是否过高”的争议上。质疑者认为,90岁以上老人数只是老年群体很小的一部分,这一政策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更有网友质疑:既然出台这样多的好服务,为什么不能提升一下,让服务更能面对大众呢?能让更多的的享受到好的优惠政策,将95岁年龄段降低到85岁或者是80岁不好吗?
      但也有观点指出,目前北京80周岁以上老人就有35万名,现阶段要求对所有老年人免费医疗确实不切实际。
      资料显示,中国83岁以上的人群只约占全国的1%.由此看来,目前连全国1%的人都未享受免费医疗,而且90岁以上者免费还只限于首都北京,可见免费医疗“路漫漫其修远兮”.
      事实上,根据此前媒体的报道,其他一些地区此前亦曾出台此类老年人看病优待政策,且免费就医的“门槛”通常都定在90岁以上。
      养老、医老本是理所应当。看病免费更是对当下老年人幸福感与尊严的回馈与尊重。有评论指出,于情于理,让90岁以上者免费看病,都会给人一种只可远观的感觉。不过,一年间,北京免费看病的门槛降低了5岁,或许可以乐观地认为:90岁已经来了,80岁还会远吗?政策推广至全国还会遥遥无期吗?
      老年人看病频遇“神医”袭扰权益保护亟待各方重视
      老太遭遇“神医”骗局4万余元现金被换成草纸、六旬老太听信“神医”被骗21万元、5人结伙扮“神医”行骗7名老人为消灾被骗13万……近年来,一些“神医”假借看病之名诈骗老年人钱财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
      老年人通常有身体差、疾病多、警觉性不高的特点,这为一些不法分子行骗提供了可乘之机,不少老人大半生积蓄都在被此类骗术“忽悠”后付诸东流;因此,其合法权益的保护亟需引起各方重视。
      对于子女而言,认真履行赡养义务,让老人在生病时得到妥善照顾,无论从家庭伦理还是法理上看,都是无可推卸的责任。
      然而,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和人口流动性的加速,以及生活习俗的改变,中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几代同堂的传统家庭模式已经一去不返。
      据民政部统计,中国目前1.69亿60岁以上老年人中,40%过着子女不在身边或没有子女的“空巢”生活。预计到2030年,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同时,在独生子女时代,很多家庭不得不面对“倒金字塔形”养老困境。年轻的小夫妻,不仅要赡养双方的父母,还要赡养父母的父母,少的要负责三四位老人,多的甚至要照顾七八位老人,常常顾此失彼,这也为“神医”们施展骗术提供了舞台。
      对此,有媒体分析指出,国家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社会化养老机制,同时,有责任提供资金、人员等方面的支持,使老人看病就医更趋便利,向老年人宣传必要的医学常识,避免上当受骗。此外,还要对专门诈骗老年人的不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
      *美桑榆景,人间重晚晴。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医”,不仅是子女的义务,也是政府乃至全社会的责任。

    责任编辑:杨亚楠    WWW.1168.TV    2013-1-8 12:06:32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