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口气异常要“对症下药”

    添加日期:2013年1月7日 阅读:859

      检测自己有没有口气的方法很简单,往空胶袋或空杯里呵一口气,然后凑近了闻闻看,便可知道自己有没有口气了,家人之间也可以互相检查。如果你或家人有了口气,就要开始注意口气的防治了,找出口气产生的原因,调整生活习惯。
      五大原因或让口气找上你
      口腔疾病
      口气很大原因是由口腔疾病引起的,如牙龈炎、牙周炎、牙龈出血等,牙缝内残留的食物也可能产生难闻的臭味,这也是早上起床口气比较重的原因。
      解决办法: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避免口腔问题。比如饭后漱口,每天认真刷牙2次以上,定期做口腔检查和洗牙,尽早发现及治疗牙齿疾病。另外,口气严重的人,刷牙的时候别忘了轻刷一下舌头,因为舌头上的许多小颗粒下面也会暗藏细菌和食物碎屑,引发口气不爽的问题。
      身体湿热
      中医认为,如果口气恶浊,就可能与胃肠湿热症有关,同时身体还表现出舌苔黄腻,牙龈肿痛,便秘,脸上长痘痘,面赤身热,喜欢冷饮;而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吃辛辣食物等又会助长内火的产生。
      解决办法:
      清淡饮食是除味的根本,避免吃生冷、刺激性、不易消化、油腻的食物,多喝水,多吃芹菜、苹果、柑橘等粗纤维蔬果。同时清胃火、保证睡眠,劳逸结合。
      脾胃虚弱
      如果因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物郁积在肠胃,同时腹部胀痛、恶心、泛酸,大便稀烂等症状,或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此时口气一般是食物发酵后的怪怪的酸腐气味。
      解决办法:
      健胃消食养出清新口气,可以服用保和丸及健胃消食片;如果有慢性胃炎,不要急于除口气,而要先养好胃。健脾可服用健脾丸,还可以多吃柚子,也可以用九制陈皮、佛手泡水喝。
      呼吸道疾病
      有些口气,是由肺热多痰火肺阴虚等所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造成的,比如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气管炎、肺炎等。
      解决办法:
      呼吸畅通,才能吐气如兰。不妨嚼点金橘或鲜橘子皮,因为橘皮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香精油,含在口中不仅感觉喉间津润、满口生香,还有止咳、健脾胃的功效。
      肝肾阴虚
      如果除了口气之外,还兼有心烦失眠,或腰膝酸软、口燥咽干等症状,有可能与肝肾阴虚有关。另外,中年以后,唾液分泌减少,降低了口腔的自洁作用,所以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口臭。
      解决办法:唾液中含有**的抑菌物质,所以口腔滋润才能有效抑制细菌繁殖,可咨询医生后服用酸枣仁汤或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润燥生津。
      不当节食、坏情绪也会让口气找上你
      除了上述原因,不良生活习惯可能造成口臭。譬如正处于减肥期,不当节食或断食,都可能让你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臭。吸烟、喝酒等习惯更是不用说,是很多男性出现口气的始作俑者。
      喜食大蒜、洋葱等刺激性食物,气味也容易在嘴里逗留,有时会造成长达24小时的刺鼻气味。熏肉、腊肠等食物也有类似的刺激性气味。如果你或家人已经患有口气问题,就该减少餐桌上的这些食物。
      此外,中医说:“虚火郁热,蕴于胸胃之间则口气,或劳心味厚之人亦口气,或肺为火灼之亦口气”.其中提到的“郁”和“劳心”,都指的是人因各种原因产生的不良情绪状态,由这种原因引起的口气,就需要靠调节情绪来缓解。
      口香糖治标不治本 漱口水或让嘴里更臭
      想让自己吐气如兰,嚼口香糖**不是一个好方法。尤其,当你已经存在口气问题,口香糖可能并无法掩盖浓重的味道。
      而*新研究表明,漱口水不仅不能减轻口臭,反而会加重口臭。口腔干燥的时候,细菌会大量繁殖,更容易口臭。漱口水大多含有酒精,会让口腔变得更干燥,加重口臭。
      此外,有的人用漱口水后就减少了刷牙次数,口腔中的食物残渣不能被及时去除,进而导致口臭。
      绿茶可帮助祛除口气
      绿茶中大量的氟和牙齿中的磷灰石结合,具有抗酸防蛀牙的效果,还能减少造成蛀牙的变形链球菌,同时可除去难闻口气。
      视个人喜好,一天2-5杯绿茶,建议在用餐完毕或吃了甜点之后饮用。不过,绿茶里含有咖啡因,所以孕妇应该限量饮用。

    责任编辑:杨亚楠    WWW.1168.TV    2013-1-7 18:10:19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