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日期:2012年12月28日 阅读:540
冬季对应的脏是肾脏,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它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就会使新 陈代谢失调而发病。因此,冬季养生重点是“养肾防寒”.那么,就冬季如何养肾,笔者谈几点看法。
时机要选准
冬至日是农历冬季3个月气候转折的分界线。冬至后自然界的阴气开始消退,阳气逐渐回升,使冬季的闭藏转向活泼的生机。在这个时候进补,人体摄入的养分吸收与利用率高,较易积蓄并发挥功效,是体虚病人补养肾脏、延年益寿的*好时机,故有“冬季进补,开春打虎”之誉。
食补宜辨证
对于养肾防寒来说,饮食调摄也很重要。冬天宜选食如羊肉、狗肉、雀肉等温肾壮阳、产热量高的食物,这对素体虚寒者尤其有益。还可进食一些具有补肾益肾功 能的食品,如核桃、板栗、桂圆等。黑色食品能入肾强肾,亦宜择食,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乌骨鸡之类。冬日宜常进各类温性热粥,若将上述食品置入 粥中煮食,既可祛寒,又可补养,还能疗疾。
由于各人的体质不同、年龄有别,在食补中也有宜有忌,应灵活掌握。如肾阳亏虚者,在饮食中以 温补肾阳为宜,可选食羊肉、狗肉等,羊肉、狗肉性温热,具有温补肾阳的效用;对于偏于肾阴精不足之人,食补宜以鸭肉、鹅肉为主。我国明代着名医家张景岳有 句名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对于肾之阴精渐衰的中老年人,冬天可配食鳖、龟、枸杞、山药、木耳等护阴之品。冬令饮食不 可过咸,因咸味入肾,会致肾水更寒,有扰心阳。另切忌寒凉食品,以免“雪上加霜”,折伤元阳。对于老年体弱者,亦*好食补,故常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
药补遵医嘱
药补补肾须以中医“虚则补之”为原则,一般多适宜于各种肾虚之证,如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久病体虚、年老体衰、妇女产后、外科手术后病人及各种慢性病患 者等出现肾气、肾精、肾阴、肾阳的失调。具体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相关补益药物,不可擅自作主,自行服药。因为医生具备一定的中医专业知识和辨证技能,对 病人的病情用药有一定的经验,避免自行用药出现药不对证的现象。
防寒、运动很重要
防寒也是为了更好地保养肾气。进入 冬季以后,“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是养生的重要方面。意思是说人们在寒冷的冬天,一定要早睡晚起。早睡以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起床时间*好在太阳 出来以后,这时人体阳气迅速上升,此时起床,则头脑清醒,机智灵敏。但上班族“晚起”可能很困难,这就要尽量做到“早睡”,不熬夜。生活规律,心情相对平 静。这样,就会使身心得到恢复和调理。冬日切忌紧闭门窗,室温不宜过高或过低。这是因为室温过低易伤人体元阳,过高则室内、外温差大,外出活动很容易外 感。所以室温保持在18℃~22℃为好。
冬天多开展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这不但能增强免疫力、抗病力,还因肾主纳气,可帮助肺气呼吸, 预防多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肾与膀胱一脏一腑,互为表里,膀胱经脉行于背部,寒邪入侵,首当其冲,故冬天应注意背部保暖,穿件棉背心或毛背心,以保肾阳。 古人认为,肾者主蛰,为封藏之本,因此,冬天切忌**过度,工作、运动不可出汗过多,防止肾之阴精亏损、阳气耗散。
妙法要坚持
肾主骨,冬天经常叩齿有益肾、坚肾之功。肾在液为唾,冬日以舌抵上腭,待唾液满口后,慢慢咽下,能够滋养肾精。肾之经脉起于足部,足心涌泉为其主穴,冬 夜睡前*好用热水泡脚,并按揉脚心。冬天人与大自然相应,机体处于阴盛阳衰状态,因而宜多进行日光浴,以助肾中阳气升发。关键还是贵在坚持。
责任编辑:杨亚楠 WWW.1168.TV 2012-12-28 17:08:30
文章来源: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