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日期:2012年10月25日 阅读:555
徐老先生,多年的气管炎患者,基本每天都在咳嗽、咳痰。想象着如果痰液稀薄一些,会好咳一些,他便尽可能多的饮水。痰是好咳了一些,但他的气管炎严重了不少,这些天还气急得厉害。
这是怎么回事?其实饮水也是有学问的!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人体气血津液化生的物质来源之一。人体健康离不开水。但同时,机体水液代谢出现障碍也会影响人体健康。水液代谢障碍形成水湿痰饮,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继而可以引起复杂的病理变化。
人体所摄入的水液需经过脾的吸收和转化才能布散全身而发挥滋养、濡润作用,脾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到推动和调节的作用。肺的宣发和肃降运动对体内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到疏通和调节作用。肾为水脏,主持和调节津液的代谢。如果人体脾、肺、肾三脏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过多的水分或一次大量的水分必会造成脏腑沉重的负担,水液不能化生、布散、正常排泄而停滞体内,就可能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
中医经典古籍《伤寒论》里讲到:“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是说阳虚体质的人要防止因为饮水太多而伤肺,以致引起咳喘。中医学认为,气行则水行,阳气虚弱,不能行水,水停不化,使肺气不能宣降,而出现喘证。对于阳虚体质的人来说,平素要适当的少饮水,特别是少饮冷水,还要注意避免外来寒邪的侵袭,保护阳气。
《伤寒论》里还说:“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发汗后,“胃中干”的护理方法是“少少与之”饮水,即稍稍喝些水,这样水津濡胃,滋燥润枯,胃喜润恶燥,一旦胃燥得水滋润,则烦躁自除。若饮水过多,可抑制阳气而伤胃。
可见,适量的饮水、每次少量的饮水、饮温热水,才是健康的饮水方式。
责任编辑:王静 WWW.1168.TV 2012-10-25 15:12:55
文章来源: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