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日期:2012年10月20日 阅读:647
80后父母越来越多,对育儿知识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近日,“中国家庭育儿方式研究”调查表明,72%的年轻妈妈把网络作为获取孕育知识的*常用渠道。但网上知识却大多“不靠谱”。美国华盛顿国家儿童医疗中心以“儿童睡眠安全”为关键词,在1300个网站和美国儿科学会**网站上查找发现,大量网络育儿信息都是错误的。各类网站中,博客传递信息的准确率*低,仅为30.9%;社会网站中,有43.5%的网站提供了准确信息,多达25%的网站提供的是“无用”信息,还有28%提供了错误信息;就连**网站的信息准确率也只有80.1%。错误信息可能比没有信息更糟糕。本期,《生命时报》邀来多位**,为父母们解析网上*火的十大孕育“谣言”。
圆肚子生女儿,尖肚子生男孩。“肚子形状判断男女”,“孕妇长相变丑生男孩”,“酸儿辣女”等,这些都是民间说法,没有科学依据。“生男生女本就是一半对一半的比例。”。
荔枝、山楂,吃多了易流产。孕妇确实不应贪吃荔枝和山楂,但原因不在于流产。姜之炎解释,荔枝含糖量高,吃多了会影响孕妇血糖稳定,增加感染风险。而且,荔枝、菠萝、芒果等水果易诱发过敏,对胎儿不利,应该少吃。大量吃山楂有活血化淤通经之效,可能会刺激子宫收缩,但如果适量进食能消食开胃,所以“适量”*重要。
坐月子不能刷牙洗澡。“不刷牙、不洗澡的月子方式,有害无益。”姜之炎强调,产妇爱出汗,尤其在夏天,如果不及时清洁,易滋生细菌,导致疾病。一般产后去掉敷料后就可以酌情洗澡了。沐浴时应“冬防寒,夏防暑,春秋防风”,注意保暖;采用淋浴方式,水温控制在38摄氏度左右。
奶粉比母乳营养高。第二炮兵总医院儿科主任、全军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李芳指出,婴幼儿喂养*核心的一个观念,就是提倡母乳喂养。只有在母乳不足时才需配方奶粉辅助。母乳几乎具备了初生儿所需的全部养分,且母乳有助于增强婴儿胃肠道功能,帮助健全免疫系统,提高其机体抵抗力,降低过敏几率。另外,母乳喂养还是妈妈和宝宝亲密交流的过程。
6个月后,母乳就没营养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宝宝出生后前6个月,要尽量“纯母乳喂养”,并坚持母乳喂养两年或两年以上。强调“前6个月”,主要是因为此后需要添加辅食,来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求,而不是说母乳在6个月后就没有营养了。
越早添加辅食越好。李芳介绍,辅食添加过早,会给婴儿肠胃增负,可能导致消化问题;过晚,不利于孩子生长发育。一般三四个月可添加米粉;五六个月添加蛋黄、米汤、菜汁等;7—9个月添加鱼泥、碎肉末、大豆制品等;10—12个月增加米饭、面条、水果、蔬菜等。
**加辅食,*好吃蛋黄。事实上,蛋黄中某些营养成分,如铁,并不易被婴儿吸收。过早喂食,还可能诱发过敏。**添加辅食,要考虑宝宝的肠胃功能,*好选谷物类,比如米粉。
孩子枕秃、爱出汗、出牙晚,是缺钙表现。“这些都不是判断缺钙的决定性依据。多汗可能是因为婴儿生长发育迅速,所产生的热量及代谢物相对较多。另外,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睡觉时交感神经会过度兴奋,也可能多汗。”姜之炎建议,是否缺钙,还应结合骨骼发育、血钙、血磷等指标,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钙。
分开睡,越早越好。韩国延世大学小儿精神科教授、儿童心理学家申宜真在《好妈妈慢慢来》一书中指出,何时分床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宝宝一出生就与父母同床,可以考虑在3岁左右分开睡。此时孩子在精神上开始和父母分离。睡前,父母可以给孩子讲故事或唱歌,待其心情平静能入睡后,再离开房间。
一哭就抱,惯坏宝宝。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给予婴幼儿更多的关注和肌肤接触,有利其身心健康,增强安全感。美国布朗大学发现,在出生头几个月,妈妈积极回应婴儿的啼哭,能加速宝宝日后的语言和认知能力发育。宝宝哭闹时,父母可先了解哭的原因,用试着逗宝宝玩、微笑着跟他说话等方法来安抚孩子。
*后,**们强调,每个宝宝的生长情况不同,父母在养育方面要勤咨询专业医生。网络育儿信息可以作为参考,但*好选择**性强、网址以org.cn结尾的网站。
责任编辑:王静 WWW.1168.TV 2012-10-20 9:44:29
文章来源: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