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日期:2012年10月19日 阅读:526
1、豆类:
豆类含有一种能致甲状腺肿的因子,可促使甲状腺素排出,结果体内甲状腺素缺乏,机体为适应这一需要使甲状腺体积**。
婴儿时期不宜喂豆奶,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豆奶,品种多,价格适宜,食用方便,因而很受消费者欢迎。但是豆奶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植物蛋白,而且豆奶中含铝也比较多,婴儿长期饮豆奶,叫使体内铝增多,影响大脑发育。
2、桔子:
桔子含有叶红素,吃得过多,容易产生“叶红素皮肤病”腹痛腹泻,甚至引起骨病。
给宝宝选用水果时,要注意与体质、身体状况相宜。舌苔厚、便秘、体质偏热的宝宝,*好给吃寒凉性水果,如梨、西瓜、香蕉、猕猴桃、芒果等,它们可败火;而苹果、荔枝、柑橘吃多了却可引起上火,因此不宜给体热的宝宝多吃。消化不良的宝宝应给吃熟苹果泥,而食用配方奶便秘的宝宝则适宜吃生苹果泥。
3、浓茶:
浓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在人体内遇铁便生成鞣酸铁,难以被人体吸收,容易造成人体缺铁。适量饮茶可以消脂减肥,美容健身,具有抗菌解毒、抗御原子能辐射、增强微血管的弹性,预防心血管病、兴奋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力等功效。但对于婴幼儿来说,饮茶是没有好处的。因为咖啡碱会使人的大脑兴奋性增高,婴幼儿饮茶后不能入睡,烦躁不安,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担加重,茶水具有利尿作用,而婴幼儿的肾功能尚不完善,所以婴幼儿饮茶后尿量增多,会影响婴幼儿肾脏的功能。
4、果冻:
果冻是由增稠剂、香精、着色剂、甜味剂等配制而成,这些物质吃多或常吃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健康。
5、糖精:
大量食用糖精会引起血液、心脏、肺、末梢神经疾病,损害胃、肾、胆、膀胱等脏器。
慎选甜味剂食品
鉴于食品和饮料中的甜味剂滥用的现状,有关**和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食品和饮料时,一定要“火眼金睛”看准了,谨慎购买和食用添加了糖精等化学合成甜味剂的食品。广大学生家长和教师应教育孩子,不要买校园周边的“三无”零食和饮料;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好不要食用含有各类人工合成甜味剂的食品。
6、菠菜:
菠菜中有大量草酸,草酸在人体内遇上钙和锌便生成草酸钙和草酸锌,不易吸收而排出体外。**指出,让孩子吃菠菜补铁,只能是越吃越缺铁,因为菠菜中的草酸、鞣酸都会抑制铁的吸收。此外,虽然猪肝含有丰富的铁质,但肝脏容易沉积毒素,也不宜长期大量食用。
7、鸡蛋:
鸡蛋若吃得过多,会增加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容易造成营养过剩。
因为婴幼儿消化能力差,如果让他们大量吃鸡蛋,不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且由于鸡蛋蛋白中含有一种抗生物素蛋白,在肠道中与生物素结合后,能阻止吸收,造成婴儿维生素缺乏,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据研究,即使未打破的鸡蛋也很容易受到沙门氏菌的污染。因而煎蛋要煎3分钟,而煮蛋则需7分钟,否则容易导致细菌性中毒。
发热病儿不宜吃鸡蛋。鸡蛋蛋白食后能产生“额外”热量,使机体内热量增加,不利于病儿康复。
8、人参:
儿童食用人参会导致性早熟。
9、葵花籽:
葵花籽中含有不饱合脂肪酸,儿童吃多了会影响肝细胞的功能。
10、可乐饮料:
可乐饮料中的咖啡因,对儿童尚未发育完善的各组织器官危害较大。
11、动物脂肪:
儿童常吃或多吃动物脂肪,不仅会造成肥胖,还会影响钙的吸收利用。
婴幼儿生长速度快,体内的钙实际上每天都处于部分更新状态中,因此婴幼儿补钙显得尤为重要。一般婴幼儿期骨骼中的钙每1~2年就全部更新一次,以后随年龄增长更新 速度逐渐变慢,成人更新一次约10~12年。
12、烤肉串:
羊肉串等火烤、烟熏食品,有强致癌物。
13、咸鱼:
各种咸鱼都含有大量的二甲基亚硝盐,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致癌性很强的二甲基亚硝胺。
14、泡泡糖:
泡糖中的增塑剂含有微毒,其代谢物苯酚也对人体有害。
15、巧克力:
儿童食用巧克力过多,会使中枢神经处于异常兴奋状态,产生焦虑不安、肌肉抽搐、心跳加快,影响食欲。
3岁以下幼儿不宜吃巧克力,稍大一点的孩子吃巧克力要适量,另外牛奶与巧克力不宜同食,有的家长为给孩子增加营养,常常在牛奶中放些溶化的巧克力或吃奶后再给孩子巧克力吃,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结合以后,可形成草酸钙,草酸钙不溶于水,如果长期这样食用,容易使孩子的头发干燥而没有光泽,还会经常腹泻,并出现缺钙和发育缓慢的现象。
16、食盐:
据资料显示,儿童患上高血压的越来越多,而这些儿童在婴儿时期绝大多数经常吃过咸的食物。过咸食物导致血压增高,引起水肿。另外,小儿吃盐过多还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
首先,高盐饮食使得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更利于各种细菌和病毒在上呼吸道的存在;其次,高盐饮食后由于盐的渗透作用,可杀死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调,导致发病;另外,高盐饮食可能抑制粘膜上皮细胞的繁殖,使其丧失抗病能力。这些因素都会使上呼吸道粘膜抵抗疾病侵袭的作用减弱,加上孩子的免疫能力本身比成人低,又容易受凉,各种细菌、病毒乘机而入,导致感染上呼吸道疾病。再者,吃得过咸,直接影响儿童体内对锌的吸收,导致孩子缺锌。许多人喜欢吃梅干菜、咸鱼和腊肉等,这些食物含钠量普遍高,小儿应该尽量避免。此外,豆瓣酱、辣酱、榨菜、酸泡菜、酱黄瓜、黄酱、大酱、腐乳、咸鸭蛋等也应该尽量避免。
17、猪肝:
猪肝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儿童常吃或多吃猪肝,会使体内胆固醇含量升高,成年后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18、罐头:
罐头食品中的添加剂,对正发育的儿童有很大影响,还容易造成慢性中毒。
走进商场超市,面对那些花花绿绿的儿童小食品,成人有时也会受到诱惑,孩子们的欲望就可想而知了。但是当你决定要为你的孩子购买时,你知道那些儿童食品中添加的人工色素、香精、膨化剂、防腐剂等,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不按照严格的标准添加导致超量,或者经营者为了追求销量和利润,故意超标添加,会对孩子的肝脏、血液、中枢神经系统构成危害,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19、爆米花:
爆米花含铅量很高,铅进入人体会损害神经、消化系统和造血功能。小儿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每天吸入的空气比成人相对要多,而且因含铅的尘埃主要漂浮在离地面1米以下的空间,因此小儿吸入的铅量比成人更多。小儿肠道的通透性较高,缺钙或缺铁还可加速铅的吸收;小儿体内其他屏障功能也较差,因此铅常常可渗入脑部而引起智能迟缓,行为偏离,并造成生长速度减慢和贫血等多种不良后果。
20、方便面:
方便面含有对人体不利的食用色素和防腐剂等。
责任编辑:刘益宏 WWW.1168.TV 2012-10-19 9:25:18
文章来源: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