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日期:2012年10月9日 阅读:540
牙龈是性激素的作用器官之一,青春期少年儿童体内性激素水平发生改变,导致牙龈组织对菌斑等局部刺激物的反应性增强,产生较明显的炎症反应,或使原有的慢性龈炎加重,临床上称之为青春期牙龈炎。
青春期牙龈炎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前后,明显特征是轻刺激易出血,龈乳头肥大;牙龈色、形、质的改变与普通炎症性牙龈病相同,牙龈呈鲜红或暗红;牙龈边缘和龈乳头组织水肿圆钝,失去原有的扇贝状外形,牙龈肿胀形成假性牙周袋;质地松软,施压时易引起压痕;探诊及刷牙后易出血。牙龈炎症肥大的程度超过局部刺激的程度,且易于反复,可有牙龈增生的临床表现。
青春期后牙龈炎症增生会逐渐自行减轻,但只有彻底清除菌斑和牙石之后牙龈炎症才能彻底消失。
首先,牙菌斑的堆积是青春期龈炎患病的基础。这一年龄段的人群,由于乳恒牙的更替、牙齿排列不齐、张口呼吸及戴矫治器等,造成牙齿不易清洁,易造成菌斑的滞留,引起牙龈炎,而牙石一般较少。其次,内分泌水平的变化是该疾病发生的重要促进因素。人体血液循环中的性激素(*重要的是雌激素和睾丸激素)可以作用于牙龈组织,使其对于细菌刺激的反应加重,也就是说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少量的细菌刺激就有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牙龈炎症。有学者提出青春期龈炎的诊断应根据激素水平来确定,对于牙龈反应加重的女性患者,其雌激素水平至少≥26pmol/L;对于男性患者,其睾丸激素水平应达到≥8.7nmol/L。需要注意的是,发生炎症的前提是菌斑的堆积,如果口腔卫生维护良好,牙面细菌的量很少,单纯的激素作用是不会导致炎症的。*后,没有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刷牙、用牙线等,口腔卫生一般较差。
预防牙龈炎的根本措施是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减少牙面的菌斑堆积。研究表明,青春期龈炎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每位儿童牙龈平均发病次数与炎症持续时间和牙龈发炎时口腔卫生状况有关;青春期龈炎虽然与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但是发病的前提还是口腔卫生不良造成牙齿表面的细菌堆积。
若对青春期的青少年进行必要的口腔卫生教育,增强口腔卫生意识和菌斑控制的能力,这种疾病就完全可以得到有效预防。
责任编辑:王静 WWW.1168.TV 2012-10-9 18:07:53
文章来源: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