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衣服不仅仅是看好看

    添加日期:2012年10月5日 阅读:829

    *近,福州市质监局对当地几家百货商场的服装质量进行了检查,发现有7个品牌的113件服装质量不合格。这些服装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是ph值、成分含量和耐汗渍色牢度等不合格。此次抽查的服装ph值不合格多为碱性过高。服装面料碱性过高会对人体皮肤产生刺激,破坏皮肤酸碱平衡,并会导致皮肤感染。

      ● 不久前, 广东省工商局公布,广东省内流通领域销售的针织服装近4成不合格。这些不合格产品的主要安全性能指标——可分解芳香胺、甲醛、ph值等未达标。

      面料中含有多种化学剂

      服装与人体密切接触,服装的材质有问题会直接影响人的健康。服装之所以会隐藏危害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由于织物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离不开各种化学品。其次是棉花、**纤维种植时喷洒的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农药在织物上的残留。另外,畜、禽身上的致病微生物可能会在皮、毛、羽绒材料中存活。

      织物在生产、加工、储藏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多种化学品,如染料、整理剂、氧化剂、催化剂、防腐剂、防霉剂、防蛀剂、阻燃剂、去污剂等,其中有些化学品含有害物质。近来,时有媒体曝光知名商场查出不合格服装,特别是甲醛和可分解芳香胺超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甲醛常用于纺织品的树脂整理和部分服装成品的定型整理;可分解芳香胺来自偶氮染料,因其色彩绚丽鲜艳,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印花、染色。

      有些化学物质可致癌

      甲醛可致皮肤、黏膜刺激和过敏、支气管哮喘,并诱发儿童白血病或再生障碍性贫血。致癌和致敏染料有三类:偶氮类、蒽醌类、三芳基甲烷类。偶氮染料属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可扰乱人体内分泌系统,导致各种机能障碍。偶氮染料在人体内还可裂解产生芳香胺,后者具有致过敏和致癌作用。蒽醌染料分子中的羰基氧阴离子基可致皮肤过敏,伯胺可破坏细胞核酸而起致癌作用。三芳基甲烷染料中的碱性红7有眼睛黏膜刺激作用,碱性红9有致癌作用。

      染料和辅助剂中的游离重金属对机体也有毒性作用。另外,织物ph值大于7.5以上时可影响皮肤的酸碱平衡,产生刺激作用。有机氯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有机氯作染剂的多氯联苯可在人体内蓄积并通过母乳传递给婴儿。荧光增白剂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可影响肝脏功能。

      纺织品安全有标准

      早在20世纪90年代,欧洲就开始提出“生态纺织品”概念。它的内容包括棉花、**纤维种植过程中停止使用农药、化肥,化学纤维生产和纺织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安全化学品替代有害化学品,生产废弃物的排放必须符合环保要求等。2000年欧洲颁布实施了《生态纺织品标准100》,它主要针对纺织品服装的环保和安全健康性能。

      2000年我国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和2003年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均规定了相关的指标,同时对纺织产品质量实行国家监督抽查。

      但是,目前国内生态纺织品的开发尚未成熟,存在着原材料、工艺技术、可替代的安全化学品、生产成本等条件的限制。部分厂家采用高科技手段改进工艺生产出来的生态服装价格昂贵,一般消费者还难以承受。

      选衣穿衣如何才安全

      1. 选购服装时要一看二闻。先审视外观,色彩鲜艳、浓重的服装可能有致癌和致敏染料残留,免熨服装可能有甲醛残留,丝光棉织物可能偏碱性,超白服装可能有荧光增白剂。然后闻嗅是否有刺激性的气味,气味浓重者可能残留的甲醛较多。

      2. 贴身内衣裤*好选用纯棉或棉混纺,以不染色或浅色为好。童装不要购买色彩鲜艳、浓重的或漂白的,尽量选购小印花图案的。

      3. 新衣服穿前先用水浸泡,然后加洗涤剂清洗,可有效溶解出甲醛。内衣、衬衫*好多洗几次,容易褪色的服装更应多次浸泡和清洗。

      4. 不便立即清洗的新外衣应及时打开包装,挂在通风处晾晒几天,这样能使可挥发的有害化合物甲醛等挥发掉。干洗的服装取回来后也应挂在通风处晾晒几天,使有害的干洗剂四氯乙烯散发掉。


    责任编辑:王静    WWW.1168.TV    2012-10-5 14:30:22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