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日期:2012年9月20日 阅读:591
我们知道,很多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可能是由于脑微出血引起的。脑微出血本质上是含铁血黄素沉积,是一种含有大量铁的蛋白质,故我们形象称其为脑子“上锈”,以此来类比老年人常常碰到的思维迟缓、记忆力下降等认知功能下降表现。通过MRI序列检查,早期发现脑微出血,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减少其再发,可防止认知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那么,如何预防脑微出血呢?
以社区人群为对象的研究发现,脑微出血在人群中广泛存在,但确切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研究多认为脑微出血发生的位置可提示其发病原因:脑叶微出血可能与脑淀粉样蛋白血管病(CAA)有关,而脑深部区域的微出血可能与高血压血管病变和血管并发症发病风险增加有关。
目前人们对脑微出血危险因素研究较多,涉及遗传特异性、年龄、卒中史、生化指标等方面。当发现脑子“上锈”——有脑微出血时,应及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筛查,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从而预防脑微出血再发及认知功能进一步损害。下面我们主要讲述常见可干预危险因素及相应预防策略。
首先,高血压是脑微出血特别是大脑深部或幕下脑微出血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高血压尤其是分级为3级的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使血压达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降压过程中应避免血压波动大,因为较大幅度的血压波动亦可引起脑微出血。
其次,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美国加州大学Bruce Ovbiagele教授*早报道了这种相关性,国内相关研究对此进行了证实。研究发现,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浆β淀粉样蛋白有相关性,而β淀粉样蛋白起了重要作用。同型半胱氨酸通过与β淀粉样蛋白相互作用,可使其神经毒性增强,从而引起脑微出血,同时可能引起认知功能损害。
我国高血压人群中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较常见,B族维生素缺乏等营养因素是造成高同型半胱氨酸的重要原因。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2、叶酸等。高蔬菜和水果、低脂肪的膳食模式亦可降低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责任编辑:王静 WWW.1168.TV 2012-9-20 9:20:11
文章来源: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