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的选择和使用很重要

    添加日期:2012年9月1日 阅读:692

      健康使用食用油食用油标准:在炒菜时,有些人总是习惯把食用油加热到高温,然后放入葱、姜爆出香味,或者把食物用油炸或煎,这些都是十分错误的方法,对身体健康会产生极大的危害。油煎炸食物会产生自由基,它是一种高度反应活性的化学物质,会破坏食物中的必需脂肪,并能损伤身体细胞,增加患癌症、心脏病和早衰的风险。
      煎炸的破坏作用取决于油脂的类型、煎炸的温度以及时间。在煎炸中,破坏*快的正是那些对身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而它们被破坏之后还会转变为不健康的反式脂肪。
      煎炸的主要危险是脂肪在高温下过度加热所产生的强力促使癌症发生的氧化剂,富含脂肪的肉类在煎炸或烧烤时,就会产生大量此类物质。
      研究还发现,经高温食用油煎炸的食物中不管有没有脂肪,都会产生丙烯酰胺,而它也是一种促进癌症发生的物质。食物中丙烯酰胺的安全上限设定为10微克/千克,然而炸薯片中的含量在100倍以上。
      另外,食品化学研究发现,高温食用油烹调不仅导致脂肪产生自由基,更会形成致癌物质苯并芘以及多种氧化聚合有毒产物。
      对于肉、鱼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而言,超过200℃的温度可形成杂环胺类强致癌物。对于富含淀粉类的食物来说,140℃以上便可形成丙烯酰胺,如油条、炸薯条(片)等。因而,任何食物都不应用油过度加热,任何顏色变褐、焦糊或用高温食用油烹调加工的食物,都可能对身体有害。
      食用油健康的用法是,把食用油倒入炒锅里后,在油温未升高时,马上放入葱、姜等调味品,火不要太大;随着油温慢慢升高,翻动调味品,煸出香味。
      一定要在调味品尚未变色时,放入要炒的菜,待锅内产生足够的温度后,要加入水或水基的调味汁,让食物在较低温度下“蒸煎”,相比高温爆炒要健康得多。因为没有变褐或烧糊,所以可避免氧化剂或丙烯酰胺等致癌物质的产生。
      如何科学的选择食用油1、控制总量比种类更重要。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食用油的数量远远比种类更重要。无论你选择哪一种油,进入身体后都将增加能量负荷。每克脂肪在体内氧化可以产生热量9千卡,这是同等重量的另外两种产热营养素(蛋白质和糖类)在体内氧化后产生的热量的两倍多(蛋白质和糖类为4千卡)。因此建议每人每日食用油用量控制在15~25克,具体用量需要根据其他食物中提供的热量来进行个体化考虑。
      2、控制总量的同时宜兼顾各类脂肪酸的摄入量。
      膳食中由脂肪提供的热量应为饮食总热量的25~30%;每日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不超过饮食总热量的10%,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应少于总热量的1%;避免或限制下列食物:肥肉、全脂食品、棕榈油、花生油及油炸食品;食物中胆固醇摄入量应少于300毫克/天。
      3、食用油种类宜多样化。
      如果有可能,尽量多尝试一些不同的食用油,而不要老是盯着一种油吃,因为不同的食用油的营养价值也有所差别,经常换着吃可以互相补充各自的不足。
      4、植物油比动物油对糖尿病患者更好。
      常用的食用油可以被粗略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脂肪,例如猪油、牛油、羊油、鸡油、鱼油等;另一类是植物油,包括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
      一般而言,动物脂肪(除鱼油外)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较多,而植物油(除可可油、椰子油外)则大多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因此糖尿病患者宜食植物油、少食动物油,这样有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减轻脂类代谢紊乱。
      5、控制食用油的摄入量*好与适当增加体力活动相结合。
      坚持运动对糖友控制血糖非常有帮助。
      总结:综上所述,怎么选择和使用食用油,也是有大学问的,以后只要参考上面文章所说的,做到健康饮食,再也不怕买到不适合自己的了,也不会在使用中发生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的事情了。
    责任编辑:张亚威    WWW.1168.TV    2012-9-1 9:41:44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