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战胜“五十肩”

    添加日期:2012年7月23日 阅读:829

          电脑是一种交互工具,键盘是必不可少的装备。长时间保持敲击键盘的姿势,会使双肩的骨骼肌肉停留在“固定”的位置,时间久了自然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长,新鲜血液无法流入、代谢产物难以排出,自然会诱发炎症。不少人坐的椅子太低,相对而言键盘的位置就较高,需要“举”着双手去敲键盘,这更加剧了“五十 肩”的症状。把椅子调高,键盘放低,使用电脑时让双臂自然下垂,这样局部肌肉紧张度降低,能够有效预防“五十肩”的发生。
      长时间保持坐姿,腰椎病不请自来
      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而“现代文明生活”却让人们站立和步行的时间越来越少。如果说人一天中有1/3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 的,那其余2/3时间中的绝大部分,就是在椅子上度过的,尤其是办公室族。乘地铁、公交常常是坐着,开车是坐着,操作电脑还是坐着……更有甚者,连去旁边 办公桌接电话也懒得站起来,装有轮子的转椅一滑就过去了。表面看来,人处于坐姿是比较轻松的,事实上腰椎却会承受较大的压力。
      如果取站立姿势,为了保持身体平衡,人全身的肌肉会自动调节,使身体处于直立、“挺拔”的状态。而一旦坐下来问题就来了,尤其是坐宽大的软椅,很多 人马上东倒西歪,各种姿势怎么舒服怎么来。其实这样的舒服是短暂的,作为人体中轴和“屋脊”的腰椎受力不均衡,再加上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局部的椎间盘等软 组织会因受压、血液循环不畅而出现肿胀,严重时甚至向外突出压迫神经,于是腰痛、腿麻等症状就出现了。
      很多遭受腰椎病困扰的人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按摩上,指望它能放松筋骨、缓解疼痛。而这在专业骨科医生看来,却是很不可取的。不符合医学原理的随意按 摩,不仅无法改善症状,甚至还会损伤神经,严重的还有可能导致瘫痪。因此,腰椎病患者在进行全面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CT的基础上,可选择微创外科疗 法,才是正确的应对之道。
      网上冲浪,“鼠标手”苦不堪言
      浏览图文并茂的网页,玩让人热血沸腾的网游,抑或是在博客、空间辛勤耕耘、码字,鼠标都是少不了的工具。如今不少鼠标都标榜“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 理,可显着减少使用者手部的疲劳”.乍一看,鼠标的外形的确与手形契合,握在手中十分舒服,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从问世那天起,鼠标的基础外形根本就没变 过。无论外观设计如何改进,由于鼠标有一定的高度,因而使用时手腕必须背屈一定角度,这时腕部就处于强迫体位,不能自然伸展。不仅如此,手掌小鱼际根部和 手腕部位由于长时间压在鼠标垫或桌面上,会出现局部麻痹、肿胀、关节疼痛等症状,这就是信息社会又一种“文明病”--“鼠标手”.
      “鼠标手”的症状不仅局限在手腕部,甚至还会放射至肘、上臂甚至肩部,整条手臂都会感觉疼痛、僵硬。从症状上来看,“鼠标手”和腕管综合征有很多相 似之处,但治疗起来更加困难,有时甚至要通过微创外科手术才能解除局部的水肿和压迫,从而缓解疼痛。要摆脱“鼠标手”的影响重在预防。
      【**支招】
      *不妨自己缝一个小枕头,类似于中医师使用的脉枕,外形可以制作得更小巧一些,但高度一定保证,要和鼠标等高。使用时将其垫在手腕下,这样一来局部 就有了支撑,手的背屈程度就能有效减少,小鱼肌所受的压力也大大减小,局部血液循环就有了保障。当然,使用小枕头只是权宜之计。
      *预防的关键在于不要长时间手握鼠标。可尝试每隔一小时要双手十指交叉握拳,转动手腕,以缓解局部肌肉骨骼的疲劳。
      电视剧“盛宴”,颈椎病“华丽上演”
      颈椎病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坊间甚至流传着这样的看法--只有长时间使用电脑才会得颈椎病。这样的观点十分片面,只要颈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时间久了都有可能诱发颈椎病。一些女同胞对上网冲浪没有兴趣,而对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情有独钟,电视剧“盛宴”自然不能错过。有些人觉得一天只播放两三集电视剧太吊人胃口了,便买来碟片,利用双休日把一部长篇电视剧全部“搞定”.虽然“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沙发十分舒适,但颈椎却没有任何的支撑,连续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只能“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直接后果就是颈部发僵、疼痛,严重的甚至手指都会发麻。这些都是身体的警示信号。
      如腰椎病一样,颈椎病也不能随意按摩,但临床上有不少患者四处寻找所谓“有效药”.事实上,可用于颈椎病的药物少之又少,不外乎解除肌肉痉挛、镇痛 消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等数种。说到底,这些药物只能缓解症状,并不能使疾病断根。轻症患者在使用电脑、看书、看电视一段时间后要适当活动颈部;重症患者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牵引治疗;全身症状重的患者还需要接受微创外科手术,以解除肿胀软骨组织、增生椎体对神经的压迫。

    责任编辑:刘益宏    WWW.1168.TV    2012-7-23 10:43:10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