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性爱中谈恋爱

    添加日期:2012年7月16日 阅读:718

      谈恋爱有许多窍门,也有许多规律可循。这些知识不仅对未婚的青年男女大有好处,对于已婚夫妻来说,也是多多益善。因为结婚并不等于恋爱的结束,反而是恋爱加性爱的开始。
      刚刚开始谈恋爱的时候,双方总是并不直接涉及任何关于性的问题,而是首先从性的吸引力方面来观察和评价对方。只有在感受到对方的性吸引力,而且对这种吸引力感到满意之后,双方才会进行更进一步的交往。当然,这个过程可以是非常短暂和迅速的,就像年轻人经常说的那样,似乎—看见对方就出现“触电”的感觉;也可以是另外一种,即经年累月地感受对方的性吸引力,而且一般都是心照不宣的。在年轻人心里,这叫做“慢火炖的更香”。
      对于已婚夫妻来说,在性爱里谈恋爱的过程也是如此。只有学会不断地发现和欣赏对方的性吸引力,双方在性爱中的交流与沟通才能日益深入,从而达到未婚恋人所无法达到的更高境界。对于已婚夫妻来说,“慢火炖”可能更重要一些,也更会有效一些。已婚者的性吸引力不是减弱了,而是加强了,因为只有已婚者才能在实际的性生活里,不断地用性具体动作、神态情绪和做爱的语言来更充分地表现总结性吸引力,包括那些在婚前不得不暂时隐藏起来的方面。
      在未婚恋爱的下一步中,恋爱双方之中必须有一方首先发出信号,表明自己试图开始直接的性活动,或者试图把双方的交往和关系引导到这个方向。对方接到这样的信号之后,总要进行一番评价和估量,然后做出自己的反馈。如果这个过程是顺利的,它就可能是非常短暂的,即所谓的一见钟情。如果出现不可逾越的障碍,双方也会终止交往,或者使交往停留在仅仅是“纯情恋爱”的水平上。
      已婚夫妻实际上也是如此。如果双方都认为提高性生活的质量仅仅是对方的责任,那么谁也不会首先迈出第*步。有些人担心自己所发出的信号会被对方误解,或者会由于对方没有反应而丢失自己的面子;也有一些人(妻子居多)则是习惯于被动和服从,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应该而且可以发出信号;还有一些人是因为在其他方面闹了—些小别扭,谁也不愿意让步,而且把这个矛盾带到了性生活里。结果,一方面双方都觉得性生活的质量有待提高,但是另一方面谁也不愿意先下台阶,或者不知道该怎么下台阶才好。其实,总得有人暂时让一步。这并不表明首先让步的人理亏,反而证明他(她)比对方更开明,更珍惜婚姻,更爱对方。这样的信号一发过去,对方只要不是蛮不讲理者,就一定会做出反馈,夫妻间的那一点点小矛盾,往往也就迎刃而解了。
      许多已婚夫妻会觉得,既然都已经过了许多次性生活了,那么对方就一定不会误解我的信号了。其实不然。例如,有许多妻子在自己需要过性生活而丈夫却没有发觉的时候,常常有各种各样的“不舒服”或者“心烦”的表现,而且许多妻子自己也真的不懂这是为什么。如果丈夫没有理解这一点,还是像往常一样,仅仅关心妻子的身体健康,或者送上一些药物就完了,那么妻子的烦恼反而会更加严重。同样,有些丈夫在某些时候也想过性生活,可是又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或者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于是有的人自己闷在心里,越闷越来气;有的人则跟妻子发起了无名火,把事情越弄越糟。

    责任编辑:鲍庆义    WWW.1168.TV    2012-7-16 9:50:53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