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太极拳

    添加日期:2012年7月3日 阅读:770

      太极拳是“太极”的一种派生事物,不等于是“太极”.太极拳的动静,只是“太极”动静的一种,不是“太极”的其他动静或全部。
      太极拳是有形有质,是形质相成的体育运动项目。所以太极拳的传授不能只讲形,不讲质。既要讲形又讲质,做到形质兼备。这个问题要从历**对太极拳*早立论概括说起。
      太极拳宗师王宗岳在其《太极拳论》开篇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之则分(开),静之则合”.这段话有多层含义。其中“动之则开,静之则合”,是太极拳*早*高的精辟概括,对这两句话要辩证地理解。
      太极拳的本质
      对“动之则开,静之则合”,辩证地理解,即动与静,开与合及其变化,都是对立统一的。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是平衡统一的。开合体现动静,“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开合平衡统一。而动静的实体,“动是实”,“静是虚”,也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实虚平衡统一(以下对动静,实虚,开合,皆要如此理解)。只有虚实的动静才能平衡统一,统一的虚实互相转化,才能互相衔接,多次循环往复,成为一套太极拳过程。先辈拳家说:“实虚开合是为拳经”,“经是经入不变的”.按《矛盾论》的观点,“虚实开合”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有共同点事物的“特殊点”,即“特殊本质”.太极拳是“太极”的派生事物,不等于太极。太极拳的“动静”是“太极”动静的一种,不是“太极”动静的全部。解读演绎太极拳时,不要忘记太极拳的这个“特殊本质”.
      太极拳的动法
      “用意不用力”(用意:即用神经感觉和想像),缓慢均匀,节节贯串,“意动形随”,即是太极拳的动法。这动法,是动静开合及其变化,和“动之则开”,“静之则合”,成为一套太极拳的决定性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没有太极拳。
      太极拳形质是相成的
      “动之则开”与“静之则合”,互相衔接(动与静衔接,开与合衔接),多次循环往复过程中,开合成为“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一套太极拳开合两种姿势动作。这就是太极拳形质相成的过程。具体过程如下,动静开合是以“腰脊为主宰”.①“用意不用力”,由腰脊内部动起,意气鼓荡,向外动去,缓慢均匀,节节贯串,“意动形随”,动到周身和四肢末梢,是开。上肢则弧形分展开或伸展。同时下肢进步、退步,或一脚扬起,皆是开的“定势”.24式拳的起势,野马分鬃,掤捋挤按中的掤按等皆是开的“定势”.“定势”之间,则是合、开或再开、合等动作。这是“动之则开”成为开的姿势动作过程。这动是由内到外,由里及表,周身上下左右,皆动、皆开、皆实。以掌指为例,即掌指微微舒平,不硬不僵,即是实,“实中有虚”,周身如此。②“用意不用力”,由周身和四肢末梢静起(静中有动,静也动),意气松沉,缓慢均匀,节节贯串,“意动形随”,静回到腰脊内部,是合。上肢则弧形由外向内回合,同时下肢收脚,跟步,扬起的脚下落,皆是合的“定势”.24式拳中的手挥琵琶,双峰贯耳,掤捋挤按中的捋挤等,皆是合的“定势”.“定势”之间。则是开、合或再合、开等动作。这是“静之则合”,成为合的姿势动作过程。这静是由外到内,由表及里,周身上下左右,皆静、皆合、皆虚,以指掌为例,指掌稍稍松屈,不软不懈,即是虚,“虚中有实,周身如此”.“动之则开”与“静之则合”,就是这样组成太极拳的,24式、88式等太极拳,都是如此,只是过程长短,开合姿势动作多少不同而已。
      太极拳是动静平衡统一的
      太极拳的动静,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平衡统一。开合体现动静,是“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开合平衡统一(实虚也是如此)。掤捋挤按等全部姿势动作,皆是开合组成,势势皆是“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开合平衡统一,势势体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平衡统一。这动静平衡统一遂成为太极拳规律。这规律贯穿在太极拳过程的始终,直至一套拳的结束。规律,是实践的准则,懂规律则知所以,姿势动作的正误优劣,知所适从,规范到位。质行兼备,才能收太极拳祛病强身,“延年益寿不老春”应有的神奇功效。学练太极拳做到形质相成,动静平衡统一,则升堂入室,进入太极拳殿堂矣。

    责任编辑:刘益宏    WWW.1168.TV    2012-7-3 16:57:33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