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日期:2012年6月25日 阅读:850
胃癌的分类及发病原因
大约90%的胃癌被称之为腺癌,其他少见的胃癌类型包括鳞状细胞癌、软组织肉瘤、淋巴瘤、类癌肿瘤等。胃癌发病前期的疾病主要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残胃。胃癌的发病原因至今没有明确的定论,但是根据以往的研究发现胃癌的发病与年龄、性别、家族遗传、饮食、过度肥胖、生活习惯以及其他疾病有关。对于以上这些发病因素,胃癌**建议可通过改变饮食和生活规律进行预防。饮食平衡,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戒烟以及减少酒精的摄入量,保持轻松的健康心态等都是很好的预防胃癌的方法。
胃癌常见的临床症状
早期胃癌患者,大多只是上腹隐痛或产生不适感,疼痛并没有规律性,在用餐之后,反而会加重。也有一些患者的疼痛类似于溃疡,用抗酸剂可缓解。早期患者还会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食欲减退等症状,厌食肉类、油腻的食物。但是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会出现迅速消瘦、吐血、黑便、贫血、容易疲劳、腹部出现肿块等症状。如患者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
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胃癌的诊断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胃透视、内窥镜检查和活检三种方法。关于胃癌的治疗我们知道传统的治疗方式主要是手术治疗,包括化疗和放疗。但是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以免疫治疗为基础发展而来的生物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成为肿瘤治疗的第四模式。
目前胃癌治疗的成功率还是取决于发现时间的早晚,以及采用的联合治疗方案,手术还是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方式,再采用生物免疫治疗的辅助治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帮助患者恢复免疫功能,这是目前有忘彻底治好胃癌的联合治疗的方式。
胃癌通过哪些途径转移
胃癌的转移途径可以有4条,通常以淋巴转移和直接蔓延为主,在晚期也可经血行转移。此外,癌细胞可以直接种植于腹腔内。
直接蔓延:癌肿生长侵入胃壁后,向纵深方向发展,突破浆膜层,可直接侵犯相邻器官和组织,以大网膜、肝、胰、横结肠为常见,其次为空肠、膈肌以至腹壁。直接蔓延关系到手术方式及能否治好性切除,一般蔓延到邻近脏器,如肝等范围较小而局限时可手术切除,范围较大时手术难以全部切除。
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扩散的重要途径,而且发生较早。随着癌肿增长,侵犯胃壁愈深愈广,转移的机会就愈多。根据转移的先后顺序分为3站或3组。第*组(站)距离瘤体*近,为贴于胃壁上的浅组淋巴结,一般发生在胃癌局限于粘膜下层时。第二组(站)系引流浅淋巴结的深组淋巴结,当胃癌侵犯肌层时可发生第二组淋巴结转移。第三组(站)包括腹腔动脉旁、腹主动脉、肝门、肠系膜根部及结肠中动脉周围淋巴结;也可发生远处淋巴结转移,如左锁骨上淋巴结。此组转移多为癌肿侵犯至浆膜时发生。一般而言,发生第三组淋巴结转移时已失去了治好的机会。
血行转移:部分病人可发生胃癌细胞或癌栓经血液循环至全身其它器官。可转移至肝、肺、骨、肾、脾、脑、脑膜、皮肤,也可转移至卵巢,形成卵巢克鲁肯伯格(Krukenberg)氏癌或卵巢粘液细胞癌。血行转移多发生在胃癌晚期,除治疗原发灶外,还需治疗转移灶。
胃癌细胞腹腔内种植转移:少数情况下癌肿突破胃壁浆膜,出现癌组织坏死脱落,脱落到其它器官和腹膜上,可发生种植性生长;晚期可发生癌性腹膜炎,并有血性腹水,有时可以从抽出的腹水中找到癌细胞。发生种植性转移的病人均为晚期,治疗上难度加大,常给予腹腔内注入化疗药物,但由于广泛转移,往往只能**生命,而不能治好。
责任编辑:刘益宏 WWW.1168.TV 2012-6-25 9:09:28
文章来源: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