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周应该工作多长时间

    添加日期:2012年6月19日 阅读:987

        超时工作为薪水,保饭碗,但是健康也随之报销。过去,也常见一些人为了多赚钱而打两份工,睡眠不足,*后造成猝死现象。
        国大心脏中心总监陈淮沁副教授受访时指出,根据日本1996年至1998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260名(年龄介于40岁至79岁)患有心脏疾病或心肌梗塞的工作人士中,超时工作和睡得少是致病因素。
        陈淮沁医生说:“日本人工作压力大,血压高,心率加快,都是心脏病发作的导因。一般上,以每周工作5天不超过40小时为标准,但是现在的上班族,多数已超过这个数字,而且还把工作带回家做,加上睡眠严重不足,这些都对精神和心脏造成过分负荷。”
        他说,新加坡人也一样,每星期工作60小时,即每天12小时习以为常,这对健康并无好处。“我年轻当医生时,轮值的时间很长,从早上8时开始工作到隔天下午5时,总共33个小时,身心非常疲累。以医院的工作情况来看,现在我们不鼓励年轻医生超时工作,这会影响其集中力,目前的轮班制度已调整,隔一天轮值,让医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缓冲精神压力。”
        他认为新加坡人的工作压力很大,长期精神压力,引发失眠、食欲不振、无精打采等等症状。“通常,这些症状都会造成工作和家庭的处理失当,就容易患上心脏疾病、中风等。长期的精神紧张者,也必须借助精神科医生的治疗,才能正常生活。这些人患上心梗、脑中风的几率比一般人高出14%.”
        每天睡眠少过5小时 增加心血疾病死亡风险
        医学报告显示,每周工作超过50小时者,易出现高血压、血糖代谢异常(糖尿病前兆)、心律调控异常等问题。台大医院*近针对3600人进行调查,发现睡眠每天少过5小时者,会增加心血疾病死亡的风险。调查指出,熬夜也对健康有损。人们在凌晨两三点时*嗜睡,但是一些人为了工作,用食物来保持清醒状态,久而久之,身体开始出现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日本横滨市一名麦当劳餐厅女经理,平均每个月累积的超时工作高达80小时,后因脑出血猝死,日本当局判定她的死因是过劳死。过劳死在许多发达国家被冠作职业病,与长期超时工作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长期超时工作,脑部容易受损。2009年初英国一项研究,跟进当地2214名中年公务员的健康状况长达8年。参加者定期接受包括词汇运用及逻辑理解等认知能力测试,结果发现每周工时超过55小时者,得分较每周工时不超过40小时者低,经常超时工作的人理解能力及逻辑思考方面都出现偏差。
        **指出,中年人的认知能力下降,是脑部功能转差的先兆,如果加上吸烟及酗酒等行为,则会造成未老先衰。
        陈淮沁医生说,心脏疾病跟癌症一样,每年夺走很多人的生命。前者的患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三四十岁的病例不少,它不再是老年的疾病。“但是,我们也看到中年人为保住饭碗,担心被年轻人超越,因此对工作时长也不敢计较,有得做就做,这反而增加中年患心梗和心脏疾病的几率,这情况在发达国家如欧美、日本等*为普遍。”
        患上心梗与心脏疾病 职业女性赶上男性
        一般上,男性患上心梗和心脏疾病的几率要比女性高一些,但是,随着越来越多事业型女性注重职场表现,攀爬更高的职业阶梯,超时工作,牺牲睡眠,加上抽烟、喝酒的女性也不断增加,这都可能使女性跟男性患心脏、心梗、脑中风疾病 “平等化”!
        猝死案近年来时有所闻,问题出在哪里?
        陈淮沁医生说,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的健康不会有事,觉得心脏疾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容易忽略,放松警戒。在心脏病发者当中,30%容易发生猝死现象。这是因为人们平时不认真、积极对待心脏保健与检查。尤其是那些喜欢抽烟、有心脏病史患者,应加强这方面的意识。
        陈医生指出,工作只是生命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工作是为了美好生活,但人们努力工作,却忘了什么是生活。“如果一天工作超过10小时或更长,意味者得牺牲其他事务,例如运动、嗜好、社交活动等等,另外,跟家人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也减少了!”一个健康的生命 少不了这些好因子。
        “我以运动减轻工作压力,偶尔也唱卡拉OK,多跟家人和朋友相聚。人不能每天困在忙碌的工作中,我们也必须刻意地提醒自己,放慢步伐,生产力反而会提高。”
        人们应该好好想一想,除了忙碌于工作中,你还能做些什么?一天24小时,有休有做,才是好生活。无论白天或晚上工作赚钱,工余要给自己找个快乐的理由。

            责任编辑:刘益宏    WWW.1168.TV    2012-6-19 14:31:21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