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要学会应对冷暴力

    添加日期:2012年6月18日 阅读:733

        **解惑:这种现象在职场冷暴力中非常常见。在这种现象里,前辈就是冷暴力主动的一方,新人则成为被动的一方。冷暴力的源头源于老员工,他们对于新人有着两种态度,一个是新人没有经验,于是老员工抱着经验主义的思想,对新人视而不见,还有一种原因就是老员工的不自信,新人的势头总是很强劲,而且工作积极性更高,知识面也更为广泛,老员工害怕新人的风头盖过自己,因而开始用不合作、不理睬的方式向新人施暴。
        如果不能正确应对,新人的挫败感会越来越强烈,工作的积极性下降,而老员工呢,也并不是这场暴力争斗的胜利者,相反,老员工失去了新人的尊重,如果有一天新员工成长起来,这个老员工也许将成为新员工的施暴对象,形成恶性循环。同时,老员工也在这一过程中失去了一个得力的助手,以及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的机会。
        白领支招:懂也要装不懂
        华敏,24岁,外企白领
        作为一个职场新人,受到前辈的冷落真的是心里很不是滋味,用句俗语就是“热脸贴人家冷屁股”的感觉,实在是不好受,刚开始,我也接受不了,毕竟刚刚从大学里走出来,年轻气盛,就和前辈对着干。可是后来才发现这样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只是不停地较劲,于是,我开始尝试沟通,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请教老员工,即使自己知道的一些小问题我也会假装不知道,并且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让前辈看到我的价值存在。后来,我发现前辈对我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也开始放低姿态,我们的合作越来越好,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流行症状二:冷暴力让我失去工作积极性
        曾经在一个论坛里看到过一封下属给领导的离职信,整封信的内容就是将工作一年来上司对自己的种种冷暴力进行盘点,这个员工从*开始对公司的感恩,到*后充满怨恨地离开公司,归根到底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上司永远不满意,信中提到上司总是无休止的指责,而做出的成绩却永远没有一句表扬的话,做好了是应该的,做不好就是大逆不道。时间长了,工作再没有了积极性和成就感,离职成为*终的选择。
        **解惑:上司对于下属工作的不满意是出于公司整体利益出发,这个出发点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方法选择错了。上司不能不允许下属犯错,只是犯错的次数和程度要有一个底线,而在员工做出成绩时上司一定要鼓励员工,从欣赏员工的角度出发,将其优点*大化,而不是一味地挑错。员工在犯错后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单独找他谈,问清失败的原因并给出建议和方法,这样员工才会对公司有归属感,更愿意倾尽全力为公司争取利益。员工遇到批评时也不要与上司产生对立心理,多做自我反省,也可以主动与领导沟通,说出自己的困惑,寻求帮助,这样能避免消极心理的产生。
        白领支招:主动与上司沟通,换位思考
        殷晓华,30岁,销售经理
        我就遭遇过上司的冷暴力,上司不分青红皂白就对我的工作进行指责,把我的努力全盘否定,即使*后证明我的策划案没有任何问题,上司还是在大会上批评了我,于是我和上司对着干,不去努力做方案,业绩也直线下滑。后来我主动找到上司,并进行了积极的沟通,我也了解了上司的难处,站在不同的位置思考问题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相互的理解和宽容在上下级之间很适用。不管是老板还是员工,找到“为了公司利益”这一共同点,就是找到了破解彼此冷暴力的一把钥匙。
        流行症状三:领导越宠爱,同事越隔离
        在职场中,很多被领导重视的同事往往成为众矢之的,其他的同事想方设法的隔离他,不仅工作不和他配合,即使是休息时,其他人聊得热火朝天偏偏连插话的机会都给他,平时见了面更是理都不理他。
        **解惑:在职场上,其实每个人的潜意识都是希望得到领导的重视与欣赏,只是不幸的是,被领导重视的总是只有那么一两个,因此,嫉妒心理就会在其他人中滋长,而这些同样不被重视的人,就开始形成小团体,主动孤立受宠的人。
        此时被动方*不能做的就是任由事态的发展,这样下去,即使你工作出色,领导也会认为你没有合作精神,所以,一定要先接受被孤立这一事实,然后主动出击,并且有足够的耐性,在其他同事工作需要帮助时,保持低姿态,伸出援手。主动方则要明白即使你孤立对方也没有任何好处,还不如增强自身能力,像优秀的同事学习,这样才是工作应有的积极心态。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除了隔离同事外,还会散布同事隐私,嘲笑同事。这些行为虽然算不上直接的冷暴力,但其*终结果就是冷暴力,很多人在竞争中为了求得生存,通过各种方式打击对方。这种打击别人的目的都是为了抬高自己,这种恶性竞争会影响工作。因此,要将竞争变成良性的比赛,在比赛中共同提高。

            责任编辑:刘益宏    WWW.1168.TV    2012-6-18 17:44:21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