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日期:2012年6月14日 阅读:1035
性情急暴刚烈或多思善虑容易衰老,性情缓慢柔和或少思寡欲常可延年。也就是说:人的活动量越大,精血消耗的就越多;活动量越小,精血消耗就越少。一般生物都是如此。
试观龟之长寿,松柏之延年,就是因为生长得慢,凋谢得慢,死亡得也慢。为什么女性的寿命平均都比男性高一些?就是因为女性的活动量总比男性小一些,而且性情偏于温柔。所以欲养生者,必须从习静养性做起。身心静则精神充,身心动则精神疲。在人之三宝“精”、“气”、“神”中,“精”是物质基础,“气”是功能、动力,“神”是精气活动的表现。《内经》云:“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吕纯阳说:“精养灵根气养神,此真之外更无真”,说明精盈、气盛、神足才能**不生,益寿延年。
养生先养性,养性先习静。习静才能清心寡欲,精神充沛,动作不衰。所以日峰邱道人说:“老迟因性慢,无病为心宽,红杏难禁雨,青松耐岁寒”。是以红颜多薄命,夭折不远;习静可参禅,明心见性。气功养生,就是呼吸习静,静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得。呼吸深缓,似静非静,持之以恒,可以养生。《周易·系辞》曰:“龙蛇之蛰,以存身也”说明动物入蛰,正是养生。
老人的特点,都是水亏火旺,肝木枯焦,*怕急躁、恼怒和剧烈的活动,耗伤真阴。阴竭则阳越。故《慎疾刍言》曰:“千年之木,往往自焚,阴尽火炎,万物皆然”。
老年人习静养性,才能“吃得香”、“睡得着”,“心广体胖”。欲养生者不要舍此而他求,人能安寝,*为快乐,所谓不觅仙方觅睡方。人之脏腑肠胃,常令宽舒,真气流行,疾病不生,如果恣纵口腹,煎炸炙烤,香甘肥腻,*悦人口,但不利于胃肠,积久必塞,塞则病生。《内经》曰:“膏粱之变,足生大疔”说明病从口入,尤其是老年人,更当注意。
朱子治家格言曰:“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既昏便息,关锁门户”说明早卧早起有利于养生,自然界清淑之气,在于平旦,天得之以清,地得之以宁,人得之以寿;如果日高未起,深夜不眠,阴阳反作,必伤真阴。应当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观夫村叟老农,率享大年,不外早起早眠也。
《寿世保元》摄生篇曰:“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势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如能养精习静则性定,性定心平则身安,身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
习静养性常无短时间见效之效,躁动轻浮亦无顷刻不测之灾,但是一静一动,一益一损有霄壤之别。于谷山说:“譬如烛有长短,久暂了然,若使置长烛于风中,护短烛于笼内,则以彼易此,未可知也”。勿以益小而不足为,勿以损小而不足戒,防微杜渐是养生之要务。节饮食,慎起居,远声色,疏货利,恬淡虚无才能有利于心身。真常子说:“酒多血气皆乱,味薄神魂自安,节食自然脾健,少欲必定精全。”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爱护脾肾,才能养生。
嵇康《养生论》也说:“清虚静泰,少私寡欲,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只有这样才能习静养生。因为“滋味煎其腑脏,香芳腐其骨髓,喜怒悖其正气,思虑销其精神,人非草木,岂能久乎”。
孔子日: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则从心所欲不逾矩。此正符合君子三戒:少之时戒之在色,壮之时戒之在斗,老之时戒之在得。所以年老体衰不要患得患失,应当海阔天空,纯任自然,才能延年益寿。
三国时期吴督都六六夭折,战功卓著,失于习静;蜀丞相半百而衰,业绩可钦,养生不足。所以杜甫诗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说明寿命不长,也会影响你的事业。
责任编辑:鲍庆义 WWW.1168.TV 2012-6-14 9:33:54
文章来源: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