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养生的四个小动作

    添加日期:2012年6月6日 阅读:660

        揉背
        首先取仰卧位,按揉斜方肌和提肩胛肌,再坐起来,用手背第二掌骨背节自上而下按摩背部肌肉,然后从上到下,由轻到重拍打后背部,以背部肌肉为重点,共3个循环。*后推背,俯卧于床上,上肢放松,协助者立于床边,双手五指展伸,并列平放于俯者背上部,自上而下,推至腰部,推10次左右。
        捏脊
        俯于床上,背部保持平直、放松。协助者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沿脊椎两旁二指处,用双手食指和拇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然后将皮肤慢慢地向前捏拿,由下而上连续捏拿4-6遍。
        人体的脊背有三条重要的经络:第*条在人体后背的正中间,叫督脉,主一身之阳,又因为人体的后背本身是主阳的,它在人体脊背的正中,因此可称督脉为阳中之阳。捏积通过捏拿脊背,可以振奋督脉的阳气,推动全身气血的运行,调整全身的阴阳之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摩腹
        睡前平卧,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摩腹数十圈至腹部皮肤发热。
        **介绍说,以上四法各有作用,通过推背,达到疏通经络、流畅气血、调和脏腑、祛寒止痛之目的。捏脊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触腋可以加速神经体液循环。摩腹改善胃肠功能,有利于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还可以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肌体代谢,能够防止和减少腹部脂肪的形成、堆积。
        **建议,按摩手法强度不能过重,要轻重适度。每次捏脊时间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开始做时手法宜轻巧,以后逐渐加重,要捏捻,不可拧转。捻动推进时,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另外,生活中要注意保养,不超负荷劳累,注意保暖不受凉,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触腋
        腋窝部蕴藏着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结,睡前可轻触腋窝,轻挠腋窝部,可刺激此处的神经、血管。
        腋窝按摩的好处
        1、可大大增加肺活量,使全身血液回流畅通,高效促使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
        2、可使眼、耳、鼻、舌和皮肤感官装置在接受外界刺激时更加灵敏。每日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1-3分钟,不仅可帮助消化、健脾开胃、增加食欲,而且还能防治阳痿阴冷。
        3、可使体内代谢物中的尿酸、尿素、无机盐及多余水份顺利排出,增强泌尿功能,使生殖器官和生殖细胞更健康。
        自我按捏时,左右臂交叉于胸前,左手按右腋窝,右手按左腋窝,运用腕力,带动中、食、无名指有节奏地轻轻捏拿腋下肌肉3-5分钟,早晚各一次,切忌用力过度。
        内关穴:心脏的保护伞
        适宜症状:心脏疾患,如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冠心病等,尤其对预防心梗发作具有突出效果。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中医用来治疗心脏疾病的核心用穴。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2寸处。坚持按摩一个月后,患者呼吸憋闷、心烦心悸等症状会明显减轻或消失。
        太溪穴:慢性肾病的良药
        适宜症状:肾脏疾病,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之“输”穴,古代又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重在补肾。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对于肾炎病人,按揉后可使高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显减少。
        足三里穴:效如参茸的滋补品
        适宜症状:一切虚损性疾病,如贫血、产后术后、大病初愈等。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为强壮及保健的要穴,具有扶正培元、调理阴阳、健脾和胃、通经活络的功效。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处。用同侧的拇指按揉或用光滑木棒按揉,也可以用艾条灸。
        合谷穴:抗击疼痛的自然疗法
        适宜症状:各种疼痛,尤擅缓解晚期癌症病人疼痛。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具有疏风止痛,**开窍之功。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掌骨间隙之中点处。用对侧拇指按揉即可,也可用三指拿捏合谷穴处皮肤。
        关元穴:恢复活力
        适宜症状:各种生殖系统疾病。尤其擅长治疗不孕不育、阳痿、遗精早泄、痛经、月经不调等症。
        中医认为,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关元穴位于腹下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处。常用方法是按揉法或震颤法。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
        中脘穴:治疗胃病的**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的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下垂等,尤其对缓解胃痛和治疗消化不良十分有效。
        中脘穴是四条经脉的会聚穴位,同时号称胃的“灵魂腧穴”,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处。常用的方法是按揉法或摩揉法。摩揉,即是双掌重叠或单掌按压在中脘穴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行圆周推动,使腹腔内产生热感为佳。

            责任编辑:刘益宏    WWW.1168.TV    2012-6-6 11:31:52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