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吃多了小心伤肝损目

    添加日期:2012年5月16日 阅读:1030

        一、眼病患者古人说:“蒜治**唯害一目”。长期、大量吃蒜,对眼睛是有害的。嵇康在《养生论》中说“荤辛害目”,蒜味*辛,而且它是走清窍的,通眼睛,容易造成眼睛的损伤。所以吃蒜要注意不要过多,尤其是有眼病的人,在治疗时必须忌掉辛辣食物。
        二、虚弱有热者古人认为多食蒜会耗散人的气,同时也耗散人的血,《本草从新》记载“大蒜辛热有毒,生痰动火,散气耗血,虚弱有热的人切勿沾唇”。所以身体差、气血虚弱的人要注意。
        三、肝病患者很多人用吃大蒜的方法来预防肝炎,甚至有人在患上肝炎后仍然每天吃大蒜。这都是不对的。《本草纲目》记载蒜“久食伤肝损眼”,大蒜性热,能助火;味辛,剌激性强。肝有内火者如果食用,肝火会更旺,时间久了当然会造成损伤。
        四、脾虚腹泻患者生大蒜的的刺激性很强,平常少吃点是可以促消化,但是如果患有非细菌性的肠炎、腹泻时再吃大蒜,强烈的刺激会使肠黏膜充血、水肿加重,促进渗出,使病情恶化。
        五、蒜属发物,重病者慎食蒜属发物,所谓发物,是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食用像大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对得患有重病、或者正在服药的人来说,很可能出现明显的副作用,不但可能引发旧病,还可能使药物失效,或与药物产生连锁反应,影响身体健康。
        大蒜生吃要比熟吃好大蒜要怎么吃呢?虽然有些人不喜欢它的味道,但生吃的确要比熟吃好。
        蒜的药用功效来自于它的辛辣味,也就是其中的大蒜素了,如果把它炒熟吃,里面的大蒜素大部分会挥发或受热分解,这样就大大地降低了大蒜的保健功效。所以,大蒜尽量还是生吃好,如果实在受不了蒜辣味,可以在炒菜要出锅的时候撒上蒜蓉,这样辣味减淡了,大蒜素也不会过多的损失,另外也选择吃糖蒜和醋蒜。
        另外把大蒜整个吃下去是吃不到大蒜素的,因为大蒜素并不是直接存在的,而是要由独立存在于大蒜中的蒜氨酸和蒜酶这两种物质合成,只有把大蒜拍碎或捣碎,它们才能结合成大蒜素。所以吃蒜时*好拍碎或捣碎,或者多嚼一会,这样还有助于消除口腔细菌。
        不要空腹生吃大蒜,因为它的辛辣过于强烈,会让人产生胃痛、上腹部烧灼感,易引起急性胃炎,诱发慢性胃炎及溃疡病的反复。
        大蒜一般分为紫皮大蒜和白皮大蒜两类,选哪种好呢?紫皮大蒜辣味浓厚,抗菌作用强,适合生食或作调味品,而白皮大蒜辣味少,抗菌作用较弱,适合腌制糖醋大蒜。
        蒜的养生保健食谱一、蒜酒,治脚弱无力等症的补虚壮肾酒蒜酒的制作方法和通常泡药酒一样。取大蒜1000克,桃仁、淡豆豉各500克,白酒5000毫升。把大蒜、桃仁、淡豆豉这几样药都切细碎了,然后拿一个丝织的袋子装好,扎好口后放到瓷罐或者泡药酒用的玻璃瓶当中,再把准备好的白酒倒进去,春夏之季泡**左右,秋冬之际泡满**就可以了。
        这道蒜酒方出自《圣济总录》。有什么作用呢?大蒜的功用前面讲过了,桃仁呢,可以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淡豆豉呢?它可以解肌发表,宣郁除烦。常被用来治疗外感表证、寒热头痛、心烦胸闷等。这几味药再浸入可通经活络,祛风除湿的白酒,当然可以起到温肾壮阳、活血除风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脚气初觉、脚弱无力等症,也可以作为日常保健饮用。
        刚开始喝的时候不用喝太多,可以先用10毫升,慢慢加量至20毫升,每日2次饮服。
        二、紫皮大蒜粥,治急性菌痢的杀虫解毒粥这道粥的材料很简单,取紫皮大蒜30克,白米100克,当然,米的多少可以根据个人食量来定。把紫大蒜皮剥好皮放到容器中,浇入沸水,把大蒜烫个1分多钟,再取出烫大蒜的热水与和白米一起煮成粥,*后把刚才烫好的大蒜放入粥中,加点盐或酱油调调味就可以了。别看做法简单,这道粥在早餐或晚餐的时候真着热吃下去,能够散寒化湿、杀虫解毒,可以用来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这道粥方出自《食疗本草》,为什么要用紫皮大蒜呢?我们前面也讲过,相比于白皮蒜,紫皮蒜辣味更加浓厚,抗菌作用更强,所以它的效果也更好。

            责任编辑:鲍庆义    WWW.1168.TV    2012-5-16 17:28:27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